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51章 王毛仲讒言惑主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我們修書院蜀郡麻紙五千番,每季給上谷墨四百丸,每年給兔皮一千五百張作筆材。急用!急用!”
高力士裝作沒聽見,步履匆匆地走遠了。
只留下澄懷一人,在乾元修書院門口發呆。
開元六年十一月,李隆基匆匆踏上返回長安的古道。
帝駕匪匪翼翼地駛出洛陽城。伊洛大地沃野千里,道路寬闊平坦,車馬駢闐,絡繹於途。
百姓見帝駕出行,紛紛靠邊轉身,避讓他們。
高力士和李隆基同坐一輿,相顧無言。
李隆基從懷裡掏出一張樂譜,一邊哼著調子,一邊伸出雙指,在自己的膝上擊起節奏來。
高力士悄悄伸頭窺望了一下,見樂譜上寫著《涼州曲》,不禁笑道:“陛下何時譜了這支新曲,老奴居然毫不知情!”
等到哼完了,李隆基才道:“這支曲子,並不是朕譜的。”
“那是誰譜的曲子?”
“這是隴右節度使郭知運為朕蒐集的西域曲庫裡發現的。”
“別看郭將軍是個張眉努目的粗獷武將,那雄壯挺拔的外表下,居然藏著一顆溫柔細膩的心!”
“郭知運知道朕酷愛音律,在西域任職期間,蒐羅了許多西域曲譜。胡部樂曲,多以州為名,他獻的曲譜裡有《涼州》《伊州》《甘州》《渭州》《熙州》《石州》《陸州》等曲,朕獨愛這支《涼州曲》。”
提到郭知運,高力士的話語間盡是崇拜和敬佩。
“郭將軍是虎膽英雄,親率騎兵,人銜枚,馬勒口,夜襲九曲之地,大敗吐蕃軍,打得他們瑟瑟發抖!”
開元六年十月下旬,郭知運趁吐蕃不備,再次率軍攻打吐蕃,大獲全勝,繳獲俘虜、精甲、名馬、犛牛等數以萬計,狠狠地幫李隆基出了一口惡氣。
接到捷報,李隆基龍顏大悅,將戰利品賞賜給在京任職的五品以上文武官員、以及朝集使三品官員。
同時,提拔郭知運兼任鴻臚卿、代理御史中丞,加封太原郡公。
李隆基道:“隴右一帶的樂曲,多雜有西域諸國的胡音。這支《涼州曲》也是如此,其聲本宮調,有大遍、小遍,音調鏗鏘激越,要是寓聲於琵琶,就更加典雅大氣了。”
“琵琶音質清脆明亮,聲音穿透力強,高音區明亮而富有剛性,中音區柔和而有潤音,低音區淳厚不失柔美,最適合這種鏗鏘激越的曲子!”
“力士跟朕久了,也成了半個音律大師。回去後,你將這些西域曲子交給梨園,讓他們改編成新的曲譜,並配上歌詞傳唱!”
李隆基一邊打趣,一邊將曲譜遞給高力士。
“陛下又取笑老奴了!”高力士臉上起了羞赧之色,伸手接過曲譜。
“朕要親自將《涼州曲》改編成新曲,發行天下,讓大唐所有的詩人都愛上這支曲子,人人都為它填寫新詞。”
高力士含著羞澀的笑意,小心翼翼地將曲譜摺疊好,放到懷裡。
“陛下日理萬機,空閒之餘,只剩音律這點愛好……”
李隆基話鋒一轉,道:“近日,坊間有些不好的傳聞,說岐王李範有謀反意圖。力士,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?”
高力士心頭一悸,笑容頓失。
他終於明白,李隆基為何急匆匆地返回長安。
歧王李範是諸位皇子中,最清心寡慾,最敦厚淳樸的,守禮節、崇信義,在民間的口碑向來很好。
說他有謀反之心,無論如何,高力士都不會相信。
“岐王殿下生性浪漫,喜愛結交大唐儒士,收藏名家書畫,平常與人飲酒賦詩,也多半隻是為了娛樂而已。請陛下不要想多了!”
“岐王和那些人整日吃吃喝喝,不務正業。有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