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34章 霓裳羽衣舞輕雪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基的肩膀,雨水落在他的漆紗翼善冠上,沿著清瘦的臉頰蜿蜒淌下。
“剛才一曲《景雲樂》,終於讓朕想明白了,三郎賜死太平公主,做得很對!”
“父皇,您不再怨恨三郎了嗎?”
“景雲期間,朕明斷不至,長期容忍她專權擅勢、干預朝政,自己卻心勞政拙,毫無建樹,大唐發展,因此停滯了數年!”
面對東宮和鎮國公主府的針鋒相對,李旦儘量不偏不倚,既是不忍心兄妹之情,也是讓他們彼此牽制,保證自己仲裁者的地位。
可是,世事總是難以預料。
當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滅,只能以國事和大局為重,藉著星象昭示,主動讓出了皇位。
此舉,亦是作為兄長,對太平公主的最後警告。
若能放手,便可保她後半生的富貴榮華;若不能放手,便是今日的下場。
太平公主偏偏劍走偏鋒,選擇了第二條路。
在江山社稷面前,沒有什麼對與錯。為了天下的安寧,為了皇權的統一,李隆基只能揮劍斬斷親情。
李隆基含淚道:“父皇為大唐勞心勞力,做了很多實事。只是,在位的時間實在太短了,見不到譽人政績。您種下的大樹,都叫三郎乘了涼!”
李旦慈愛地擦去他臉上的雨水。
“三郎有葉天師,有姚崇、宋璟、張說、盧懷慎等賢臣的輔助,加上你的嘉謀善政,朕相信,大唐一定會欣欣向榮,日新月異的!”
“多事之秋已去,那個動亂的時代,再也不會回來了!三郎一定會發奮圖強,再接再厲,決不辜負父皇的重託!”
李隆基欣慰地點了點頭。他不知道,流過腮邊的是雨水,還是淚水。
幾位寺人迎上來,為他們撐起了油紙傘。
李旦孤獨地向梨園大門走去。
走了數步,回頭道:“三郎,早日將大周萬國頌德天樞銷燬掉。它曾經承載了武氏家族無上的榮耀,就將它化為銅水,取作軍需,最後為大唐王朝服務一次吧。”
“今春,三郎一定徹底將其銷燬!”李隆基叉手行禮,目送父親離開。
霓裳羽衣宴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場音樂盛宴,還有這場滋養關中大地的喜雨。
雨水越下越大,漸成瓢潑之勢。
不一會兒,烏雲壓境,滿城風雨,從隴右到關中到幽薊,整個中原大地都籠罩在一片晦暝風雨之中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