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27章 賜旌節置節度使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張暐嚇得冒出一身冷汗來。
如果鄧光賓掌握了他們的計劃,向太平公主或者太上皇告發他們的密謀,他和劉幽求不但會丟了性命,還會連累到李隆基。
“陛下,事已至此,該如何亡羊補牢?”
“事要前思,以免後悔。船到江心才發覺漏洞,已經救過不暇。那怎麼辦呢?唯有棄船入水,做一條縱壑之魚,才不至於溺死水中!”
張暐緊緊盯著那張年輕又冷峻的臉。
眼前的李隆基,不再是那個整日在潞川樓裡推杯問盞、金迷紙醉的紈絝郎君。
他是飛龍在天,傲睨萬物的大唐帝王!
李隆基倚靠在龍榻上,閉眼思索了許久。
“唯有出此下策了!”他緩緩睜開了眼睛,目中幽冷得可怕,“予讓御史臺揭發你們,將你們貶黜到遠地,不然,小命難保!”
張暐羞愧地一叉手,道:“臣行事莽撞,才會釀下大錯。只要陛下能保我們一條薄命,臣等願意發配出長安,終生以此為戒!”
李隆基揚手道:“你先下去,予會將此事交由御史臺處理,並將你們二人的罪狀,一一列舉報告給太上皇,等候發落吧!”
張暐瞥了他一眼,訕訕退去了。
不久,御史臺上奏:“張暐、劉幽求、鄧光賓等人離間皇室骨肉至親,按律當處以死刑。他們都已下獄,請太上皇和陛下定奪。”
坐在李旦下座的李隆基急忙起身。
奏道:“劉幽求和張暐雖然心懷不軌,念在昔日曾於國有功,希望太上皇能網開一面,免除他們的死罪,發配到遠地,懲一戒百!今後,朝堂上,還有誰敢離間皇室骨肉呢?”
李旦同意了他的請求,將斬刑改為流刑。
劉幽求謫於嶺南封州,張暐謫於嶺外峰州,鄧光賓謫於嶺南繡州。
公主一黨對李隆基自斷胳膊有些看不懂,對這個處分沒有表示異議。
回宮途中,李隆基忽然想起一件事情,急忙叫停了步輦。
“力士,予草率從事,釀了個大錯!”
聽到他的驚呼,高力士疾步走到御前,道:“陛下有何吩咐?”
“予差點忘記了,廣州都督周利貞是崔湜的表兄……”
高力士一拍腦門,道:“壞了!當初,就是他受武三思和崔湜的指使,矯詔將流放南方的神龍五王殺害的!”
“太上皇將劉幽求、張暐流放嶺南一帶,豈不是送羊入虎口?崔湜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!”
兩個人大眼瞪小眼,束手無策。
高力士的腦袋快速運轉起來,左思右想,驀地一拍掌。
“陛下,您還記得嗎?景龍三年,中宗皇帝任渭南令王晙為桂州都督,他慷慨英達,為人正直,何不密令他將劉幽求、張暐扣留在桂州,將他們保護起來?”
李隆基對王晙印象非常深刻。
此人氣貌雄壯,有熊虎之狀,文為時宗,武稱敵國,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王晙在桂州數年間,修築城郭,興修水利,開墾屯田數千頃,使當地百姓豐衣足食。
本該今年卸任回京,桂州百姓捨不得他離開,上書朝廷,請求讓他留任。
李隆基特意制詔,表彰王晙的功績,讓他繼續呆在桂州,留任一年。
“力士,這一次,予一定要大大地獎賞你!”李隆基激動地握住高力士的雙手,大聲道,“快,快!你們快回去武德殿,予要親自擬一道秘旨!”
寺人們載著李隆基在太極宮裡狂奔起來。
密旨由高力士遣可靠的寺人,八百里加急發往桂州。
劉幽求和張暐走到黔州的時候,被王晙的人接走了。
落腳的當晚,王晙就來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