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23章 白梅怒放雪階滿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雲鹿從老梅樹下挖出梅子酒,又在白鶴洞前擺開几案,鋪上了幾碟瓜果茶點。

開啟其中一罈的封泥,一股濃濃的梅子清香沁人心脾,未嘗一口,先有了三分醉意。

為師父和子虛各斟了一盞梅子酒。

葉法善天師不擅飲酒,只是淺淺抿了一口。

天上那輪圓月落在杯盞裡,玲瓏剔透,像一隻精巧的玉璧,隨著杯盞晃動,碎了又圓,圓了又碎。

“今秋,陛下巡遊至周至樓觀臺,夜宿行宮,夢見霞光滿天,祥雲繚繞。回到長安,又屢次向眾人提及要禪位太子。正好,司馬天師來到長安,就召其入內問道。”

“是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司馬承禎嗎?”子虛問道。

“正是他。陛下向他問道陰陽術數。司馬天師說, ‘老子曾言,為道日損,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。’”

“他說的是道家的無為之道!”

“陛下又問, ‘個人修身,無為是最高境界,那治國呢?’司馬天師答曰, ‘治國如修身,要做到順乎自然而心無所私,國家就趨於大治。’

雲鹿道:“司馬天師不愧為一代大師,淺淺幾句話,就說清楚了天下萬事萬物要 ‘應變化於無為’的道理。”

葉法善天師含笑道:“靜觀天地,師法自然,這是道家的根本思想。天道無為,並非是無所作為。治國和修身,都要順其自然,安於自然。”

子虛頷之。

“師父,如果陛下能將治國如修身的道家思想,當作施政理國的基礎。或許,我們會迎來重振道教的契機!”

“不依天子,玄門難立!”

“如果有這樣的機會,我們一定不能錯過!”

“大唐道教,雖然從大周時期的低谷中走出來了,但相對唐初時的欣欣向榮,我們依然處在不景氣中。”

子虛想了想,嘆道:“師父說的沒錯,的確如此!”

雲鹿道:“師父,陛下登基一年多,正值青春壯年,為何屢屢萌生禪位太子的念頭?”

“陛下生性淡泊,並不是一個熱衷權力的人。早年,他在宮廷鬥爭中出生入死,哪怕退下大位,皇嗣的身份依然讓他吃盡了苦頭,所以,對皇位產生了抗拒和排斥的心理。”

“政途險惡,陛下能以恭儉退讓而避禍保身,這份睿智,不是每個人都有的!”

子虛道:“他原本以為,自己的兄長坐穩皇位,便能遠離宮廷鬥爭,但是世事無常,造化弄人,還是再次坐到了大唐的帝位上。”

“這便是天命所歸!經過司馬天師的勸導,陛下暫時不再提及禪位太子。但周至一夢,視為吉兆,下令鑄造一口景雲鍾,以謝天神,一來二去,這個任務落到了為師身上。”

“看來,師父又要忙上一陣子了!”

雲鹿再次為眾人斟滿梅子酒。

“師父,今日,是我們師徒團圓的日子,暫且放下塵俗凡事,喝了這杯梅子酒,祝師父萬事可期,萬般可宜!”

師徒三人端起了杯盞。

“近日,師父奉旨在南嶽衡山監造洞靈觀,祝將科儀之後,馬上要趕回長安監鑄景雲鍾。你們在混元峰,除了閉關養身,還要注意保護青田八方鄉民。”

“是!弟子謹記師父教誨!”

“你們來長安了,師父一定要帶你去吃好的!”

“吃什麼?”兩人異口同聲地問道。

“臨潼火晶柿子!你們記掛了那麼多年,卻一直沒有機會吃到。這次回來,一定要滿足你們!”

“好!”

三隻杯盞碰在一起,盞中三輪圓月歡快地搖晃了一下,碎成了粼粼玉屑。

梅子酒雖是果酒,後勁卻不小。三人推杯換盞,興致勃勃,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