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44章 李旦病逝百福殿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加劇了東突厥汗國分崩離析的速度,也促成了以大唐為首的反突厥聯盟。

李隆基與姚崇等諸臣都敏銳地感覺到,進攻阿史那默啜的大好機會來了。

經過多次庭議,他決定,聯合九姓鐵勒南北夾擊東突厥。

大唐朝廷釋出了《命薛訥等與九姓鐵勒共伐默啜制》。

以涼州大總管薛訥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,太僕卿呂延祚、靈州刺史杜賓客為副,共同出兵,討伐阿史那默啜。

開元四年六月,九姓鐵勒拔野古部落在獨洛河與阿史那默啜發生大戰,拔野古大敗。

阿史那默啜恃勝而驕,得意洋洋地返回突厥牙帳。

渡過獨洛河不久,有一片茂密的柳樹林。一到夏日,漠北草原上,這樣鬱鬱蔥蔥的小樹林隨處可見。

坐在馬背上,涼風吹起阿史那默啜下頜上那縷花白的鬍子,跟在左右的武卒,偶爾會聽見他的喉嚨裡發出幾聲咕咕的低哼。

極目遠眺,天空很低很低,似乎就掛在眼前。風捲雲波,不斷地變幻著模樣。

跟隨他多年的戰馬,一邊低頭啃食青草,一邊悠閒地往前走著。

上了年紀,阿史那默啜的體力,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充沛旺盛。他感到有些睏乏,下令就地歇息。

跳下馬背,卸去笨重的盔甲、兵器,靠著一棵柳樹便沉沉睡去了。

誰也不曾想到,柳林裡暗藏著一名叫頡質略的拔野古遊騎。

拔野古部落剛剛被阿史那默啜血洗,全軍潰散,頡質略逃亡到此,正獨自在柳林中歇腳。

看到仇人出現,頡質略氣紅了雙眼,手執利刃,從柳林中一躍而出,一刀將毫無防備的阿史那默啜刺死。

屢寇大唐二十多年,為害頗甚的草原魔頭,死在了曾經屠殺過的無名小卒的手中,這是多麼富有戲劇性的結局!

他的首級送至長安,懸掛在皇城門外,為剛剛駕崩的睿宗皇帝獻上了一份大祭禮,也為舉國哀痛中的大唐王朝帶來了一絲慰藉。

隨後,阿史那默啜的兒子拓西可汗阿史那匐俱繼位,號曰移涅可汗。

九姓鐵勒中的拔野古、回紇、同羅、白霫、僕固五個部落一起歸附了大唐,安置在幷州以北。頡質略被提拔為拔野古都督。

失去依靠的契丹和奚族,也不得不歸順了大唐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