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36章 天子醉入景龍觀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湯藥熬好了,高力士起身將藥渣濾掉,慢慢倒入瓷盌中。

“陛下,老奴遣人,先將這盌湯藥送到薛王府上。”

李隆基伸手接走了食盒。“不,予親自送去。正好看看薛王的病情如何了!”

正要出門,一位寺人進來稟報:“陛下,房州刺史上報,襄王已於七月二十二日病卒房州!”

高力士心頭一顫,驚道:“景雲二年,太上皇改封溫王重茂為襄王,出任集州刺史,似乎還是昨日的事,怎麼沒過兩年,就薨逝他鄉了呢?”

李隆基眉頭緊蹙,心中湧起一陣憐惜。

“襄王出身寒微,上無父母疼惜,下無兄弟友悌,年不過二十就薨了,是一個可憐之人。力士,你即刻下旨,朝廷輟朝三日,追諡他為 ‘殤皇帝’,以帝王之禮將其厚葬吧!”

高力士長嘆一聲,下去擬旨了。

去薛王宅中看過李業,李隆基下榻興慶宮南薰殿中,獨自喝起了悶酒。

杯盞中的梨花醉,是趙非兒親手採擷梨園中的梨花釀成的。

幾盞清酒下肚,有了三分醉意。

高力士辦完差事,回到興慶宮,見李隆基喝了不少酒,想拿走琉璃霜耳杯盞,不讓他再喝了。

李隆基耳熱眼花,心裡卻明白得很。

他將杯盞緊緊護在懷裡,帶著幾分懇求的口吻,道:“力士,你莫要小氣,昭儀釀的梨花醉實在太好喝,予再喝三杯就夠了。”

“陛下,明日要早朝,商議殤皇帝的大喪。今夜宿醉,老奴怕您明日沒有精神上朝。”

“怎麼可能!予這點酒量還是有的!”李隆基招呼高力士坐到身側,攬著他的肩膀,道,“這麼多年,你一直盡心服侍左右,真的很辛苦,一起喝幾盞罷!”

“老奴就陪陛下喝一盞!”

“喝一盞哪夠呢?”

清洌的梨花醉嘩嘩地灌入杯盞中。

高力士低頭聞了聞,讚道: “昭儀娘娘真是心靈手巧,釀的梨花醉五十步外都能聞到清香。老奴藉此一盞,祝陛下和昭儀娘娘身體健康,長壽無疆!”

兩隻琉璃杯盞碰在一起,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。

李隆基淺酌幾口,身子越來越輕盈,心情卻越來越沉重。

“力士,王皇后一直沒有子嗣,予等了很多年,不想再等了!”

“皇后的肚子,著實有點不爭氣……”

唐隆那年,王菱助李隆基起事,登上皇位,被立為大唐皇后。兩人笙磬同音,感情一度比以前深厚了許多。

父親王仁皎以國丈之尊,遷為將作大匠、太僕卿,拜上柱國、特進、開府儀同三司,封祁國公,不預朝政,厚祿奉養。

哥哥王守一遷為殿中少監,爵封晉國公,娶了李隆基的妹妹薛國公主,成為駙馬都尉。

對待王氏一族,李隆基也算是盡心盡力。

只是,王菱的肚子太不爭氣,始終沒有動靜。

李隆基道:“郯王嗣直是皇長子,朝中有不少大臣提議,立他為太子,但予想立郢王嗣謙為太子,越次而立,會不會引起朝臣的非議?”

高力士的眼眸微閃了一下,李隆基第一次在他面前提立儲一事。

郯王李嗣直的生母劉充媛出身婢女,一直不太得寵,連帶他也不得陛下的喜愛。

先天元年驪山秋獮時,郯王隨帝駕前去狩獵,不幸被野豽抓傷,面部留下了一片十分難看的瘢痕,李隆基更加不喜愛他。

陝王李嗣升雖然寄養在王皇后膝下,但他年齡實在太小,暫時看不出有什麼才華。

趙昭儀恩寵正盛,將郢王李嗣謙立為太子,在他看來,是順理成章的事。

伺候御前多年,高力士總是能在細微之中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