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52章 花琅齋怒笞官員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一路跋山涉水、走走停停,近一個月,才抵達長安。

帝駕進入明德門的時候,一輪朝陽正恬淡地映照著剛剛甦醒的長安城。

李隆基挑起車帷一角。繁華市井裡,車馬喧喧、人稠物穰,滿街行走著平民百姓,還有異域裝扮的胡商、僧侶和學子。

一年多不見,長安越來越繁榮昌盛。

撐起一座龐大的城郭,不僅僅是嚴苛的律法、周全的治理、更要有能養活這座城郭的能力。

老天庇佑大唐,開元五年九月,從洛陽發出的一百萬石稻米,沿著黃河漕運,順利運到了長安。

但後面的運糧船隊卻相繼在三門峽顛覆,造成補給沒有跟上。

眼見長安的太倉即將見底,百姓又要捱餓了。

更憂心的是,京兆尹源乾曜上報,今年關中又是秋旱的一年。

中原的旱災具有季節性,夏旱最嚴重,其次是秋旱。

兩季連旱中,春夏連旱和冬春連旱較為常見,甚至,還有三季連旱和四季連旱的現象。

大唐十二道中,關內道,河南道、江南道發生旱災最為頻繁,遙遙領先於其餘諸道。

關中平原位於關內道的最南邊,地處秦嶺北麓,冬季直面高壓寒風的侵襲,農業生產所需熱量的不足,容易造成大面積的凍害。

南面有秦巴山地阻隔,從南洋輸送過來的水汽難以翻越崇山峻嶺。

這種特殊的地理結構,使得長安成為關內道旱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。

不管哪一種旱災,都會造成赤地千里,糧食歉收。

上天不願賞飯,關中百姓只有捱餓的份。

朝廷除了開倉放糧,派遣僧道祭祀驪山、泰山、嵩山等名山大川,還要禁止樵採,大力獎勵農耕,鼓勵百姓開荒墾闢,把希望寄託於下一季。

天高聽下,作為一國之君,李隆基必須時刻洞察下情,關心他的子民是否吃飽喝足。

身上的擔子,比宋王李憲、申王李捴、岐王李範、薛王李業重多了。

他們可以整日觀山玩水,四處作樂,或者聚在興慶宮中閒茶浪酒、鼓瑟賞曲、鬥雞蹴鞠。

唯有李隆基不可以。

正憂心著,聽見朱雀大街豐樂坊附近傳來吵鬧聲。“花琅齋的羊肉籠餅,本官從小吃到大……”

“誰在街頭喧譁?”李隆基立刻挑起車帷。

一家名喚花琅齋的糕點鋪前,一位身穿錦衣的男子站在高凳上。

他手中舉著一隻籠餅,大聲嚷道:“他家的籠餅越做越小,從原先拳頭般大小,縮到了雞蛋般大小。大家評評理看,他們是不是無良奸商?”

花琅齋是長安著名的糕點鋪,這裡的杏酪酥、冰酪、酪櫻桃都非常有名,最出名的,當屬羊肉籠餅。

據說,糕點師傅每日卯時不到就開始和麵,羊肉也在此時入鍋開燉,煮到酥爛收汁,面也發好了。

擀好麵皮,加入羊肉和新鮮的大蔥,入爐烘焙好,天也就亮了。每天只賣二十爐籠餅,賣完了就沒了。

李隆基住在五王宅的時候,也常常譴戶奴早起,去買這裡的籠餅做早點。

花琅齋的掌櫃急匆匆地從店鋪裡跑出來。

“客官,您先下來,小心跌下來!”

“今日,你不給我們一個說法,本官就不下來了!”錦衣男子道。

掌櫃好言好語地解釋起來:“最近,長安各大糧鋪都買不到麵粉,所以,我特地囑咐糕點師傅將籠餅做小一點,每個籠餅以半價出售,根本不是本店有意偷工減料!”

“哼!說得倒是好聽,諸位看看,這籠餅不光小了,餅中的大蔥越來越多,羊肉卻幾乎找不到了,不是奸商是什麼?”

錦衣男子一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