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52章 花琅齋怒笞官員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邊說著,一邊將籠餅撕成一縷一縷,撒向人山人海的圍觀者。

高力士一眼認出了那人,哀嘆著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。

帝駕停在朱雀大街上,李隆基怒目橫眉地走了下來。

百姓見開元神武皇帝遽然降臨,紛紛跪伏,不敢抬頭瞻仰天威。

錦衣男子見狀,大吃一驚,急忙跳下高凳,跪到了御前。

李隆基道:“朕依稀記得,你叫韋巡,你官居幾品?職責何在?”

韋巡的額頭冒出豆大的汗珠,結結巴巴道:“臣韋巡,官居御史臺正五品上御史中丞,主要職責是協助陛下和宰相監督百官、整肅綱紀。”

“朝廷向來優恤官員,除了俸銀、職田之外,每月還有特恩賜物,絹帛、祿米、魚羊肉、瓜果菜蔬、筆墨紙硯,無所不有,甚至還有免費的色役供你驅使。”

“是!是!是!這些,臣都有……”

“你愛吃籠餅,又嫌花琅齋做得不好,為何不自己做呢?你缺錢,缺糧,還是缺人?司庫哪樣少了你?”

李隆基目如閃電,聲如洪鐘。

韋巡渾身顫抖,汗流浹背,大氣都不敢出。

高力士道:“韋巡,陛下問你話呢?為何不自己做籠餅?這個月,你從司庫領到了多少東西?夠不夠你做一次籠餅的?”

韋巡迴道:“臣領到了月俸五千文、祿米一百石、麵粉五十石、十斤魚、八頭羊,夠做很多籠餅……”

李隆基的眼睛裡幾乎要噴出熊熊火花來。

“既然能做很多籠餅,為何還要在這裡尋釁挑事?你執掌律法,糾察百官,外督部刺史,內領侍御史,應該很清楚,《唐律疏議》對故意浪費糧食者,是如何處罰的!”

韋巡的腦袋緊緊貼著地面,恨不得鑽到地下去。

“《唐律疏議》規定,“食畢有餘者,不可隨意委棄,可與下人食之;人不可食者,則哺貓犬;再不可用,可飼禽鳥。故意浪費米穀、食物者,笞五十,嚴重者徒一年。”

李隆基激動地回踱著步,恨不得狠狠地踹他一腳。

“世人惟知貴金玉,而不知重五穀,或狼藉於宴席,或委棄於道路,輕褻如此! 今年,關中歉歲,你們尤當愛惜,一粒亦不可輕棄啊!”

“臣錯了!請陛下降罪!”

“掌櫃說得很對,長安現在缺糧嚴重,江淮、江南的所產的糧食,無法順利透過黃河運到關中,朕多少子民正在捱餓,你知道嗎?”

李隆基激忿填膺,越說越覺得熱血沸騰起來。

“臣罪孽深重!請陛下饒恕我一次!”韋巡不停地叩首求饒,汗水溼透了他的袍衫。

宋璟和蘇頲無奈地搖了搖頭。

“你可知,朕夜夜為長安百姓的口糧輾轉反側;你可知,宰相宋璟、蘇頲不顧安危,親自跳入冰冷刺骨的黃河中,就為了勘探地形,想方設法改進黃河漕運!”

“陛下,臣知錯,知錯了!”

聽著韋巡的哀嚎,他的聲音漸漸輕軟了下來,又夾著怒其不爭的失望。

“朕向來反奢靡、退享樂、崇節儉、尚樸素。作為朝廷命官,你不懂一米一粟來之不易的道理,又如何懂得為官之道?今日起,革去所有職務,笞杖五十,永不錄用!”

李隆基拂袖而去。回到帝駕上,闃然無聲地悶坐著。

堵在心頭的熊熊怒火,讓他心跳加快,呼吸困難。

高力士低聲道:“陛下,韋巡已經伏法,我們起駕回宮吧,王皇后攜趙昭儀、劉充媛、楊貴嬪、武婕妤、還有太子殿下和諸位皇子,正在大明宮丹鳳門恭迎帝駕呢!”

李隆基長嘆一聲。

帝駕重新起步,不一會兒,就到了大明宮前。

高力士掀起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