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16章 公主鞭打薛重簡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不久之後,發生了一件事情,掀起了微微漣漪。
黃門侍郎崔日用與中書侍郎薛稷,在朝廷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執。
當著李旦和眾臣的面,薛稷毫不留情地說:“陛下,崔侍郎過去附驥攀鱗,結交武三思等人,並非忠臣。為了邀功請賞,更是出賣昔日好友宗楚客,他根本不是一位義士!”
崔日用以牙還牙,一句話就戳到了薛稷的痛處。
“崔某以往的確有過錯,但此次為朝廷立下了大功,已經將功補過。薛侍郎你呢?外表以陛下的親家為依託,暗地裡卻依附張氏兄弟、宗楚客、竇從一,你才是真正的為人不正呢!”
眾所周知,薛稷是李旦為數不多的好友之一。
數年前,李旦將五女涼國公主,嫁給了薛稷的兒子薛伯陽,與其結成了兒女親家。登基後,更是經常召他入宮,參贊政事。
原本,鍾紹京與薛稷同為中書侍郎。
他在書法上很有造詣,但作為宰輔,實在缺乏才能,主政時,恣情賞罰,公私不分,薛稷很厭惡他。
一次,鍾紹京抗旨讓官,李旦採納了薛稷之言,轉其為戶部尚書,後又出為蜀州刺史,逐出了長安。
這份信任,群臣無人能夠與之比擬。
李旦原以為,自己已經將那個不堪回首的亂世料理乾淨,沒想到仍然有人為此耿耿於懷。
盛怒之下,雙雙罷免了他們的職位,出崔日用為雍州長史,薛稷降為左散騎常侍。
讓他惱怒和失落的,還有離他而去的豆盧慈音。
李旦登基後,立刻派人去洛陽紫微城,將劉蘊芽和竇淺漪失蹤的嘉豫殿掘地三尺,始終未能發現兩位妃子的遺骸。
哀痛之餘,只好下詔,將劉蘊芽追封為肅明皇后,竇淺漪追封為昭成皇后。
讓正在洛陽行道的司馬承禎天師以招魂的形式,將她們安葬於龍門山東麓,肅明皇后葬惠陵,昭成皇后葬靖陵。
並在長安東街親仁坊西南隅設立了儀坤廟,作為日常祭祀的場所。
其他被害的妃子,如唐氏、崔氏,也各自追封。
李旦將王芳媚冊封為賢妃,統領後宮。
李隆基感念昔日豆盧慈音對自己和兩位妹妹的養育之恩,上表請求讓她回宮,重新冊封為貴妃。
神龍元年,豆盧慈音與李旦和離,回到了孃家。
李旦一直以為,自己的一顆心,都放在劉蘊芽和竇淺漪身上了。豆盧慈音相伴左右那麼多年, 經常對其視而不見。
直到她離開了,李旦才知道,豆盧慈音在他心裡,也是有一席之地的。
人生至暗時刻,是豆盧慈音陪著他一路走來的。
李旦同意了李隆基的請求。
高延福公公去豆盧府上宣旨,豆盧慈音卻拒絕回到他的身邊。
宮廷生活,遍佈暗礁險灘,處處都有陰謀和算計。李旦今朝貴為天子,誰知道哪一天又會跌落神壇呢?
豆盧慈音沒有勇氣再回到宮中。
李旦心裡非常痛苦。
人到中年,鴛鴦失伴,人生所希求的樣樣都未得到。活著的人,只能忍痛放手,留她一條生路罷。
轉眼到了年底,長安天寒地凍,下起了鵝毛大雪。
興寧坊鎮國公主府上,太平公主身披一襲脂玉色羔裘,慵懶地圍爐而坐。
上了坐四望五的年齡,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日漸下滑。
一入冬,便會畏冷怕寒,四肢麻木,常年靠吃一些人參、鹿茸、靈芝之類的名貴滋補藥材吊著。
中書舍人李猷來到門口,拍淨了緋色瀾袍上的點點雪花,提了提腰間的金色獸紋鞶帶,掀起地金斜線銀蓮花紋暖帳,繞過火齊屏風,慢慢走入大殿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