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15章 李重福圖謀造反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長安大明宮裡,李隆基和葉法善天師一起從宣政殿裡走出來。

姚崇和宋璟緊走幾步,追了上來。

“葉天師,杭州一別,老臣不負長安之約,終於與您再次相聚了!”姚崇向葉法善天師行了個叉手禮。

“陛下得到你們的相佐,猶如添了鯤鵬之翼。今日在朝堂上,兩位閣老和盧懷慎、郭元振、張說等人提出的種種治國之策,真可謂是丹鳳朝陽!”

李隆基望著三人,眼神如春日流波,清澈乾淨,不染塵埃。

“你們建議提拔任用忠正賢良之士,貶黜斥退奸邪不肖之徒,整飭各項法度,行賞施罰依據公理,大大革除了舊朝弊政。相信不久的將來,貞觀、永徽風尚又能再現了!”

姚崇含笑道:“太子和葉天師過獎了!當今陛下乃堯舜之主,新朝呈現一派桐生朝陽,鳳鳴高崗的景象,這是大唐之福也!”

宋璟道:“幾天前,宋某還是一位人微言輕、說話無人理會的洛州長史,今日卻在聖君之下做了一位賢臣,世道變得如此之快!”

“姚閣老善應變以成天下之務,宋閣老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。你們二位,道不相同,卻能在朝堂上相互唱和,逆鱗直上。大唐朝廷,又現骨鯁之臣了!”葉法善天師道。

“尊師說的對!”李隆基頷之,“太宗皇帝時期,朝中有房、杜之說。今後,史書中將留下姚、宋之說了。”

眾人軒然大笑起來。

宋璟圍著葉法善天師轉了數匝,咕噥道:“聽說,葉天師高齡九十有四,為何還是精神矍鑠,一頭青發烏黑如漆呢?”

“姚閣老不到六十歲,宋閣老不到五十歲,卻已鬢髮染霜,是因為你們心有天下,愁腸百結所致。而我,只是一位隨緣道士,不求名利,逍遙自在,無榮無辱也無煩惱,一頭青發根本沒機會白啊!”

宋璟聽了,嘖嘖有聲,道:“聽起來,當個道士挺不錯。無奈宋某食君之祿,擔君之憂,這份逍遙,今生怕是學不會了。胸有剛方鐵石心,寧辭白髮滿烏巾啊!”

姚崇會心而笑,跟著說道:“今朝鬚髮白兩鬢,明日大唐天地新!”

眾人一邊說笑,一邊往丹鳳門而去。

李隆基乘坐紫銅鎏金馬車回到東宮,剛下馬車,看見王毛仲跽跪在重明門外。

“毛仲,你來幹什麼?”他冷冷地問道。

“起事那夜,毛仲心裡十分害怕,臨陣脫逃了,請太子殿下降罪!”王毛仲猛地磕了三個響頭,額頭撞在地上,砰砰作響。

在他最需要人手的時候,王毛仲避之不見,李隆基心裡很生氣。

轉念一想,唐隆之變之所以成功,萬騎禁軍在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,這與王毛仲先前的布誠結納是分不開的。

“起來吧,你給本宮丟臉了!”李隆基斜睨他一眼,目光中五味雜陳。

唐隆之變是他發展勢力,成功登上太子之位的根本一役,王毛仲沒有功勞,也該有一份苦勞。

李隆基選擇了原諒,仍然破格提拔他為東宮左衛率副率,還將東宮駝馬狗鷹等坊,交給他管理。

快到黃昏時分,李隆基正在麗正殿內休憩。

內給事高力士進來稟報:“殿下,譙王重福受人挑撥,不滿陛下登基,在東都洛陽發動了叛亂。陛下令您和太平公主火速進宮,商榷對策。”

高力士因平定韋氏一黨有功,進入太子內坊局,封為太子太保。不久,又被提拔為朝散大夫、內給事。

李隆基不敢拖延,馬上起身整冠肅容,準備入宮。

高力士在九弘木施上拿了一件葵黃色的錦地萬壽長慶紋袍衫,正要為他披上。

“力士,不要穿那件黃袍,就穿右邊那件絳紗四角葉紋袍衫吧!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