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00章 羯鼓聲高遇知音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樂、演奏自己新譜的曲子。
要麼狂醉,要麼狂樂。
只有這樣,才能讓自己無暇去想一些不該想的事情。
高力士進門稟報。“殿下,張明府遣人捎來口信,說潞川樓新釀了一批上等的清露燒,邀請您前去品嚐品嚐。”
王菱和楊芊芊帶著兩位婢女正好走到門口。
聽到高力士的話,王菱默默退身出去了。
“姐姐,您讓殿下吃了這盌銀耳玉芝羹,再出去也不遲啊!”楊芊芊緊跟在她身後,小聲道。
王菱看了一下婢女手上拿的那盌湯羹,嘴角漾起一絲苦澀的表情。
“殿下要出門了,肯定不會吃的,與其看他客客氣氣地尋了各種藉口拒絕,不如自己識相一點,早點拿走。”
嫁過來一年多,楊芊芊總算看明白了,李隆基對王菱始終欠缺一點熱情。
有時候,他明明站到王菱的門口了,卻踟躕許久,返身進了她的房間,讓她十分尷尬。
沒有人看到兩個孤獨遠去的背影。
“本王正想著,今日怎麼沒人邀我喝酒,你就傳信來了。真是知我者,張明府也!”
李隆基一躍而起,立刻帶上高力士、王毛仲、李宜德三人,馳馬去了潞川樓。
席上,杯觥交雜。眾人談論起一些初唐逸事,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則天大聖皇后。
張暐對她非常崇敬,說起來,一臉崇拜。
“則天大聖皇后以女子之身,建立了大周王朝。勸課農桑,輕徭薄賦,打擊門閥,發展科舉。主政十五年間,大周政策穩定、文化復興,國家得以空前繁榮,百姓跟著她安享了十五年的太平日子。”
李宜德和高力士膽小,不敢妄議先帝得失,只是靜靜地聽著。
王毛仲一半認可,一半不認可。
“則天大聖皇后的確是個奇女子,但她太專注於內政,導致對外戰爭的失敗。要不是濫殺黑齒常之、程務挺、王方翼等名將,也不致使東突厥擴張復起,將先帝辛苦經營的安北都護府和單于都護府丟失了。”
李隆基抿了一口清露燒,一股帶著梨花氣息的辛辣味衝上腦門。
“本王的皇祖母貴為一代女皇,縱有許多過錯,在天下人的心中,已是千古賢聖。我也十分崇敬她,但她對大唐王朝的傷害實在太深了,李氏子弟提起她,便會心生恐懼和敬畏!”
則天大聖皇后是這個男權社會中,唯一逆襲成功,登基稱帝的女子。
無論是大興酷吏,還是澄清吏治,都不可否認,她是一位政績卓越的帝王。
站在宏觀的視角來看,這位史上唯一的女皇,顯得是那麼孤獨和寂寞。
當然,她篡唐立周的行為,對李氏子弟來說,是一場浩大的災難,稱之為國難並不過分。
眾人都知道,李隆基的母親竇德妃,死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易世革命中。
這是他心中永遠不能言說的痛楚。
這個話題,一度陷入了沉默。
張暐舉杯道:“則天大聖皇后本可以做妲己傾國傾城;可以做宣太后垂簾聽政;也可以做長孫皇后溫良賢淑,但她偏偏做了自己。人啊,就該為自己活一回!殿下何痛,且盡此杯!”
千古興亡多少事,勸爾笑盡一杯酒。
幾口釅冽的清露燒灌入愁腸,眾人悽悽惶惶,都為溥天率土生出一絲惆悵來。
王毛仲多喝了兩口清露燒,兩眼昏眩,雙耳燥熱,嘴裡閒話也多了起來。
他拍案道:“咱們大唐,幾時變得如此陰盛陽衰?你們看,陛下身邊,韋后、安樂公主,都妄想成為女皇第二、女皇第三。再看太平公主,也是一個善弄政權的女人,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啊!”
李隆基想起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