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00章 羯鼓聲高遇知音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,李氏子弟反周復唐時,皇伯伯李哲曾在眾人面前,信誓旦旦地立下了要盡貞觀、永徽故事的豪邁之言。

現實中的他,昏庸懦弱,是非不分,自己卻如提線傀儡一般,被妻女牢牢操控在掌心,實在有悖眾人的期望。

朝廷上下,貪墨成風,決疣潰癰,大唐王朝隨時都會分崩離析。

登基四年,要說皇伯伯的功績,真是屈指可數。

景龍二年,趁阿史那默啜統帥全軍向西拓展,下旨讓張仁願將軍在黃河北岸修築受降城,成功收復漠南,阻斷了東突厥的南侵之路,絕斷其以戰養戰的經濟來源。

這是他所有政績中最亮眼的一筆。

神龍年間,東突厥進攻中原,吐蕃也跟著作亂。景龍四年,命左驍衛大將軍楊矩護送金城公主入蕃,與赤德祖贊和親,平息了這次動亂。

這亦是他的一大政績。

赤德祖贊親自上書大唐,自稱為“甥”,稱李哲為“舅”,雙方簽署了富有歷史意義的《舅甥親署誓文》。

書曰:“公主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,又蒙降金城公主,遂和同為一家,天下百姓,普皆安樂。千年萬歲,外甥終不敢先違盟誓。”

字裡行間,對大唐王朝是充滿敬畏的。

雙方立碑於赤嶺,交馬與互市均設在此處,開啟了大唐與吐蕃的友好時光。

除此之外,他還做了什麼?

李隆基想了很久,唯一能還想到的是,吐蕃贊普派人前來大唐迎娶金城公主時,李哲親率大唐馬球隊,與吐蕃舉行了一場馬球比賽,取得了勝利。

不知道,這能不能算是他的政績。

王毛仲說的很對,大唐不斷出現女主幹政,意圖步則天大聖皇后的後塵,取李氏而代之。

這些心比天高的女子,個個都是蠅營狗苟、弄權施詐的誤國之輩。就怕她們,都想為自己活一回!

身為李唐子孫,維護李唐王朝的穩定,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。

只要有他在,決不允許有第二個女子篡奪大唐王朝的江山!

清露燒越喝,心情越低落。

張暐喚來了潞川樓的樂師,讓他們吹拉彈唱,為眾人助興。

絲竹管絃悠揚而起,夾雜著陣陣清脆悅耳的羯鼓聲,李隆基覺得甚是美妙,忍不住撫掌擊節,跟著哼唱起來。

透過薄霧般的帷簾,隱約看見一位姿容秀麗的姑娘,身穿天青色齊胸襦裙,一邊婉轉吟唱,一邊踩著鼓樂聲飄然轉旋。

天青色的紗羅披帛,在她的玉腕間,如風拂柳絲般飄逸,裹著柔軟如水的身姿,隨著五尺餘長的水袖緩緩甩出,化成了碧波千里。

李隆基撩起帷簾,眼前的女子讓他大吃一驚。

相似的玲瓏眉目,相似的雲髻輕挽,相似的輕靈之氣,連她裙襬上的霜白色、鶯黃色相間的菱形花紋,都是那麼相似。

酌酒六七杯,已有微微醺意的李隆基,眼裡看到的分明是另一個人。“雲鹿,是你嗎?”

鼓樂聲戛然而止。

張暐道:“殿下,這位能歌善舞的娘子,是樂師趙遠禮的女兒趙非兒。父女倆從天水出發,一路賣藝來到潞州境內,被下官收留在潞川樓。如果殿下喜歡,就讓趙娘子再為您獻舞一曲。”

眼餳耳熱的李隆基,根本聽不見張暐說的話。

他徑直走到趙非兒面前,托起她的下巴,仔細打量起這張姣美的面龐。

“姑娘清音幽韻,猶如黃鶯出谷,而我是游魚出聽,深深沉醉於你的天籟之音!”

趙非兒聞到那撲面而來的酒氣,從懷裡掏出一塊絹帕,擋在臉龐前。

“不知殿下,是酒囊飯袋的濁公子,還是會引商刻羽的清公子?”

“本王四歲就開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