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01章 別河東卸任回京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今年二月,昔日服侍過殿下的劉青兒,在長安也產下一子,臨淄郡王府一下子多了兩位皇子,以後可要熱鬧咯!”

劉青兒是臨淄郡王府上一個地位低下的婢女,受到寵幸懷孕後,就留在長安待產。

倒是李隆基後知後覺,半天才反應過來。

他激動地抱起趙非兒,驚喜欲狂。“非兒,真的嗎?我們有孩子了?本王真的有孩子了?”

趙非兒捧著李隆基的臉龐,嬌羞地點了點頭。

兩人正纏綿繾綣著,有人大叫道:“殿下,長安來了敕旨!”

王毛仲疾步從山下跑上來,氣喘吁吁,手中舉著一道金色的敕旨。

“長安有何要事?”

“陛下年末要在長安南郊的圓丘祭祀天地,命各地宗室王親,即刻回京集結,共同參加祭祀大典!”

剛剛還是春風滿面,歡天喜地的,突然被這一盂冷水迎面澆下,李隆基不知所從,一個人默默地憑欄遠眺,久久都不言語。

趙非兒走到身邊,與他並肩而立。

“為了維護李唐王朝,本王此次回京,一定要乘時乘勢,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。前途渺茫時,不能將你帶去長安,讓你無端地捲入驚濤駭浪中!”

李隆基的聲音沉而有力。

趙非兒將腦袋倚靠在他胸前。

“男兒當有驥驁之氣,鴻鵠之志,怎能坐困於兒女情長?不囿於物,不縈於心,胸懷大志,腹有良謀,才能海闊天空任爾翱翔,成就一番事業!”

“非兒會怨恨我嗎?”

“非兒不會!非兒永遠等著殿下!”

雖然出身低賤,趙非兒是個明事理,識大體的聰慧女子。她的豁達和大度,令李隆基更加憐愛她。

“這一年,是我平生最開心的一年。可是,歡樂總是太短暫了!此番回長安,吉凶未卜,我不知道,幾時會重回潞州,也不知道將如何魂牽夢縈,日夜掛念你!”

“殿下還未離開,妾已經思君朝朝暮暮,念君年年歲歲了!”

李隆基將趙非兒緊緊摟在懷裡,一刻都不捨得放鬆。

“如果事成,本王必定第一時間接你回長安;如果事敗,就請你撫育我們的孩子,你們母子隱姓埋名,永遠生活在河東吧!”

兩滴溫熱的淚水,無聲地落在趙非兒的臉上。

她佯裝笑顏,掏出絹帕,輕輕為他拭去了淚水。

“殿下放心回去長安,妾在這裡,自有張明府照顧,顏使君對我也十分客氣。潞州城誰敢對我無禮,必定一一記下,等您重回潞州,將他大卸八塊!”

天下不平,鳳鳥不至。大唐江山,正等著他征伐偃息。

縱然心中有萬分不捨,絕不能回頭流連觀望,纏綿於溫柔夢鄉。

景龍三年十月,李隆基帶著王菱、楊芊芊和親信,卸任回京。

王毛仲和李宜德挾弓帶箭,為其左右保鏢,簇擁著他馳馬跑入長安通化門。

李隆基讓高力士帶家眷回府,自己去大明宮面見李哲,述職覆命。

從宣政殿出來的時候,夜幕低垂,朔風凜冽。

長安冬夜來得早,酉時還未到,大明宮中已是一派寒夜闌珊,萬籟聲息的景象。

見他出來,李宜德和王毛仲疾步跟了過來。

王毛仲道:“殿下,您入殿述職的時候,我看見譙王重福派來的人,跪在宣政殿外候宣,皇后一直避而不見,聽說已有三天了。”

“這是何故?難道陛下沒有宣譙王回京嗎?”李隆基神色嚴峻,健步如飛地走下玉階。

王毛仲緊追不捨。“陛下祭祀南郊,大赦天下,流放之人都得以放還,唯獨不準譙王回京。於是,他派人進京,上奏自陳了。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