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96章 李隆基立足河東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李隆基正覺得飢腸轆轆。
於是,入店靠窗坐下,點了鯉魚豆腐煲、上黨臘驢肉、炒饃片、醋熘土豆絲、酥火燒,要了一壺潞州清露燒。
店裡高朋滿座,熙熙攘攘,李隆基看著窗外,嘿然無語。
不一會兒,一位身材魁梧的小二送來了酒菜。
他將菜餚擺好,杯酒斟滿,嘴裡唱道:“一壺潞酒半里香,入口綿綿永難忘。此酒清香醇正、綿軟味長,是潞州著名的特產,郎君您慢用!”
說罷,便轉身離去了。
李隆基舉杯抿了一口。
清露燒綿軟醇正、味厚回甜,順著喉口緩緩流下,一絲濃厚的梨花香氣卻沾在了舌尖。
正要讚歎一番,忽見那位店小二一個鷂子翻身,反背一腳,將他身後的一位漢子踹倒在地。
三拳兩腳落下,將他收拾得服服貼貼。
王毛仲拔劍跳出,把劍鋒架在漢子的脖子上,怒目圓睜,道:“把東西拿出來!”
漢子連連求饒,顫抖著從懷裡掏出一隻金色的團花刺繡承露囊。
王毛仲將承露囊交給李隆基,道:“殿下,這位漢子偷了您的承露囊,多虧小二及時發現,才不叫他偷了去。”
一摸腰間,承露囊果然沒了,也不知道何時讓他得了手。
承露囊裡沒多少錢,最珍貴的大概是葉尊師贈送他的太上大神虎金符,還有那支鹿銜青芝瑤佩。
李隆基見漢子大約三十多歲,衣裳簡樸,面黃肌瘦,不像個惡人,便將承露囊裡的金銀、開元通寶悉數倒出,全部賞給了他。
“昨日,皇帝大赦天下。你運氣好,所以,就不跟你計較了!”
“這,這使不得!”漢子愣住了。
行竊時,他屢屢被抓,不是拳打腳踢,就是送去官府。
第一次被人當場放了,還賞賜了那麼多錢。
“但凡家境優渥,吃喝不愁,也不會出來幹這小偷小摸的勾當。你年輕力壯,家中必有老小需要撫養。你走吧,以後尋個正當的活,不要再混跡江湖了!”
那漢子抹著眼淚,千恩萬謝地走了。
小二瞠目結舌地看著李隆基。也許,他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豪邁、不拘小節的客人罷。
李隆基上下打量起小二。
劍眉虎眼,雄姿英發,一身凜然正氣,都透露在眉宇之間,心中頓時生出幾分歡喜來。
“不知小二如何稱呼,剛才見你身手矯捷,拳腳功夫了得,分明是位習武之人,怎會在酒肆裡,幹起端茶送水的活?”
小二行了個叉手禮。
“在下李宜德。年幼時,爺孃帶著我從山東逃荒來到河東。剛來此地,不幸染上瘟疫,雙雙去世了。身無分文,只好賣身為奴,安葬爺孃。寄人籬下,最大的樂趣就是舞槍弄刀,練些拳腳功夫護身。”
“原來是本家!”李隆基道,“不知你的主子是誰,本王想見上一面。”
直覺告訴李宜德,這位自稱為“王”的郎君來頭不小,但又不知道是何許人。
他想了想,故意誇大其詞道:“在下的主子是清河富紳、銅鞮令張暐,這家潞川樓就是他開的。張明府為人兇悍,特愛罵人,您還是別見了!”
李隆基和高力士聽了,不由得“噗嗤”一聲,不約而同地笑出聲來。
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功夫啊!
他一拍案桌,道:“如果是張明府,本王便非見不可了!”
李宜德的心頭驟然一緊,結結巴巴道:“張明府在銅鞮公事繁忙,很少來這裡視察,酒肆上下,都是在下幫忙打理的。我不知道,他幾時會來這裡!”
“那本王天天等在這裡,總有一天,他會來的!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