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96章 李隆基立足河東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李隆基當真天天坐在潞川樓裡等候張暐。

李宜德不敢怠慢,急忙修書一封告知主子。

見信後,張暐火速從一百七十多里外的銅鞮,趕到了潞州。

李隆基道明瞭自己的身份。

“能得到臨淄郡王的賞識,暐倍感意外和榮幸!”張暐急忙行了個叉手禮。

“來潞州的途中,一路聽聞了張明府的俠義之名,百姓對你交口稱譽,本王要跟你沾些英雄氣概!”

“潞州多英雄是事實,但下官實在算不得什麼俠士!”

李隆基眼裡噙著笑,道:“張明府不必謙虛!”

“當年,孤身縱馬踹唐營,一杆金頂棗陽槊,差點要了太宗皇帝之命的飛將單雄信,他的二賢莊就在潞州西門外。秦叔寶睏乏此地,在二賢莊外叫賣黃驃馬,兩人從此相識,結下莫逆之交。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豪傑!”

“朝廷對潞州向來十分重視。本王的叔祖鄭王李元禮、韓王李元嘉,都曾經出任過潞州刺史。“

“陛下派您來此地為官,實在是潞州百姓的福氣!張暐願為殿下效命,萬死不辭!”

張暐年長李隆基二十多歲。身姿偉岸,精明幹練,一看就是能成就大事的人。

英雄識英雄,兩人一見如故,彼此敬慕備至,不知不覺,結下了忘年之誼。

一眾人常常聚在潞川樓裡,吃酒聊天。

一次,李隆基藉著酒勁,對張暐道:“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,英雄門下,皆是英雄。本王也很欣賞李宜德,不知張明府,當年買下他出了多少錢,可否將他轉贈本王?”

張暐一聽,急忙道:“殿下莫談錢,談錢就生分了!”

“本王非常喜歡他,所以才會跟你討要他。”

“李宜德到我府上為奴,下官教他識字、騎射,待之如兄弟,還將這座酒肆交給他打理。他出身貧賤,但穎悟絕人,膽識俱佳,殿下收留在身邊,將來一定會有大用!”

“感激的話,在兄弟前顯得很輕薄,本王就不言謝了!”

張暐馬上喚了李宜德過來。

“今日起,你我不再是主僕,臨淄郡王將成為你的新主子。郡王志在四海有雄才,心懷宇宙不驕盈,值得你我忠心追隨!”

李宜德這才知道李隆基的身份。

想起上次,他在潞川樓裡被偷了承露囊,不僅不惱不怒,還將身上的所有的錢財,都給了那位漢子。

對待竊賊尚能如此,何況是部下兄弟呢?

李宜德抱拳道:“宜德願誓死追隨殿下,效犬馬之勞!”

李隆基十分高興,將王毛仲喚到跟前。

“這位是王毛仲,出身高句麗,年幼時,沒入官府為奴。他目達耳通,驍勇善戰,服侍左右,甚得器重。從今以後,本王便以你們二人為左膀右臂了!”

張暐也很高興,命人將潞川樓裡新釀的清露燒抬上來。

眾人惺惺相惜,一直喝到月上東窗夜正中,才戀戀不捨地散去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