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93章 葉靜能取悅二聖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開了韋晚香的記憶。
李哲擦了擦手,連連讚歎:“這是久違的房陵味道,也是那些艱苦歲月中,留在唇齒間的溫情滋味!”
賣絲籠的小販看了半天熱鬧,覺得這些顧客不同凡響。
上前叉手道:“貴人,在下名喚連奴,房陵人氏。前不久,剛到長安落腳,在這裡做點小本生意。如果貴人喜歡吃絲籠,小的就天天給您做。”
葉靜能法師道:“既然美味難得,應該將這位會做絲籠的連奴,一起帶回尚食局去!”
李哲大手一揮,道:“對!來人啊,將這位連奴和攤子都收入宮去。”
一群身穿便服的萬騎禁軍,將不知就裡的連奴帶走了。
大快朵頤後,李哲感覺到暖心暖胃,十分滿足,戴好獸面,繼續往前走。
韋晚香走累了,摘了獸面,走到一座摩天燈輪下休憩。
她頭戴皂色軟幞,身穿男子圓領袷袍、肩披白狐雪裘,烏皮六合靴,粉面飛霞,秀目低垂,風情萬種地斜躺在一塊太湖石上。
竹絲繁會,巨大的摩天燈輪吱呀呀地轉悠著,斑斕的燈光,投在槐花黃色的提花錦緞袷袍上,彷彿有一朵朵五色祥雲,升騰而起。
夜遊賞燈的仕女們,頭戴花冠,身穿華服,從韋晚香身邊經過,紛紛轉頭觀看,嘖嘖稱奇。
韋巨源嘖嘴道:“誒喲!陛下,您看,皇后衣裙上五色雲起,這是天降祥瑞!應遣宮廷畫師畫下來,布之天下!”
李哲激動地摘下獸面,深情地看著韋晚香。
光陰荏苒,沉沉浮浮。歲月卻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烙印,依然是那麼端莊秀麗,那麼儀態萬方。
雙瞳剪水,漾起的還是少女時代的窈窕俏麗。
想起自己曾對其他姑娘動了心,不禁感到羞愧難當。
葉靜能法師雙手一擺,故作神秘地一笑。“諸位!帝后受天命之前,天下必有民謠!”
“葉法師,有什麼民謠?”宗楚客問道。
“高宗天皇大帝受天命前,天下人唱《堂堂》;則天大聖皇后受天命前,天下人唱《娥媚娘》;陛下受天命前,天下流傳的是《英王石州》;順天翊聖皇后受天命前,天下則流傳《桑條韋》。”
鄭愔道:“《桑條韋》在長安那叫一個火啊!男女老少,人人傳唱。 ‘桑條韋,著翬衣,開繭館,繅蠶絲,順陰配陽立坤儀。’說的就是我們的皇后!”
宗楚客笑道:“順陰陽、立坤儀,皇后是螺祖下凡、天降國母!鄭愔,你發揮文學特長,引而申之,作《桑條樂詞》十首獻給皇后!”
“下官遵命!”
鄭愔臉上那些毫無美感的五官擠在一起,顯得更加醜陋了。
圍觀的長安百姓,得知二聖出遊,黑壓壓地跪了一地,山呼萬歲。
趙延禧走到百姓面前,揮手道:“早年,陛下曾被封為周王,所以,周、唐二朝是一脈相承,符命歸一!孔子曰, ‘其或繼周者,雖百代可知也。’陛下承周繼唐,君臨天下,李氏子孫必將百代保有天下!”
百姓又高呼起大唐萬歲,李哲非常高興,回朝之後,將趙延禧由右補闕擢升為諫議大夫。
葉靜能法師、宗楚客等人都得到了厚賞。
葉法善天師為李隆基和楊芊芊合婚問卜,得聯璧合。
相王李旦擇了和合吉日,向左千牛將軍楊知慶下禮為定。
景龍二年四月,兩人順利完婚。
隨即,李隆基帶著王菱、楊芊芊兩位妃子和其他家眷,踏上了去往潞州的征途。
澄懷、子虛和雲鹿,馭馬趕到長安通化門外的長樂驛。
立夏剛過,人間芳菲已盡,長樂驛外一派“孟夏草木長,繞廬樹扶疏”的初夏勝景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