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13章 李隆基立為太子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澄懷對答如流,李隆基十分欽佩,對他刮目相看起來。
“什麼時候,本王奏請陛下,在長安舉行一次三教論衡,以你為玄門代表,充當對辯道士!”
澄懷道:“大唐百業凋敝,萬姓蕭瑟。陛下剛剛登基,日理萬機,忙得人都瘦了一圈。平王殿下還是等等吧!”
“是啊!登基短短一候,他下發了三十多道敕旨,進行撥亂反正,清除了很多則天大聖皇后、中宗皇帝時期遺留的亂象。”
“乾坤曾經傾覆,想要馬上扭轉過來並不容易。陛下要像一杆秤一樣,須得稱斤約兩,權衡輕重,重新去平衡這個世界!”
“沒錯!若有畸輕畸重,還得細細掂量一番。只有秤平斗滿,天下才會太平!”
李旦下旨,廢韋晚香為庶人,安樂公主為悖逆庶人。
削奪武承嗣、武三思、武崇訓等人的爵位和諡號,斫棺暴屍,平其墳墓,其他武氏子弟,除了駙馬武攸暨,基本被誅死或流竄殆盡。
廢長安武氏太廟崇尊廟及昊陵、順陵。
唯獨急流勇退的武攸緒,受到了李旦的尊敬,下令州縣不得侵擾。
武氏家族給他造成的遍體鱗傷和滿腔憤恨,以這樣的方式輕輕洩去了。
李旦知道,他只是獲得了一點心理平衡,銘刻在心裡的累累傷害,是永遠無法平復的。
縱有潑天之恨,縱有切骨之仇,活著的人能與死人計較什麼?只會平添更多的煩惱罷了。
他恢復了則天大聖皇后的天后舊號,改稱“大聖天后”。
追贈李重俊節愍太子;追復張柬之、敬暉、桓彥範、崔玄暐、袁恕己、王同皎、李多祚、李千里等人的官爵; 蘇安桓、郎岌、燕欽融等人均為諫議大夫。
早年在武氏革命中被殺的裴炎、劉禕之、李安靜和樂思晦等人,也都追復了官職。
宋之問、冉祖雍等人,依附韋氏一黨,罪行累累,皆流放嶺表。
召回許州刺史姚崇,任為兵部尚書、同中書門下三品;以洛州長史宋璟為檢校吏部尚書、同中書門下三品;許州刺史蕭至忠為中書令;絳州刺史趙彥昭為中書侍郎;華州刺史崔湜為吏部侍郎,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
之後,又任命兵部侍郎崔日用為黃門侍郎;兵部侍郎張說為中書侍郎;太常少卿薛稷為中書侍郎;中書侍郎岑羲罷為右散騎常侍兼刑部尚書。
他也沒忘記為二哥李賢平反昭雪,追封他為章懷太子,並將其與妻子房氏合葬。
這是李賢的第三次葬禮。
這一次,李旦安排秘書少監盧粲和巴陵郡王李隆範,為他重新撰寫了一份墓誌銘,上書“大唐故雍王贈章懷太子墓誌”。
墓誌銘引用“漢武帝聽信江充讒言殺太子劉據”、“晉惠帝聽信賈后讒言廢太子司馬遹”、“晉獻公聽信驪姬讒言殺害世子申生”的三則歷史典故,為哥哥鳴冤昭雪。
李隆基揹著雙手,信步簷下。
“陛下正本清源,賞罰了一圈,只給尊師封了一個景龍觀觀主,還未來得及給你們封賞。回去後,本王就上書陛下,為你們討個封賞,也為子虛討個名號。”
澄懷雲淡風輕地一笑。
“名號對我們道士來說,都是過耳秋風,殿下不必放在心上。”
“失去子虛,雲鹿就像孤鴻寡鵠一般了吧?”提到他們,李隆基不自覺地停下了腳步,聲音變得低沉起來,“她現在,究竟怎麼樣了?”
澄懷的神情也隨之黯了下來。
“雲鹿回到青田太鶴山洞天,把子虛的仙體放在師父昔日修行的白鶴洞裡。那裡有一汪渡心泉,有化腐生肌、起死回生的功效。雲鹿堅信,用渡心泉日夜滋養子虛,總有一天,他會重新活過來的。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