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13章 李隆基立為太子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下,您還記得二十六年前,貧道在流杯殿裡與您說過的一番話嗎?”
“朕清清楚楚地記著。”
“當時,臣說,陛下將來會有一位雄韜偉略的聖子,上承天命,下平亂世,可助您平定李唐江山!”
李旦眉頭一蹙,眉眼間盡是冷霜。
“的確,事事都如葉天師預言的那樣,三郎以雄武之才,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大唐。這份功勞,成器自然是無法與之並肩的!”
“太宗皇帝開創貞觀之治,為大唐奠定了強盛的基礎。今日的大唐,卻是千瘡百孔,滿目瘡痍,如果他泉下有知,該有多傷心啊!我們都期望陛下將平王立為儲君,共同中興唐室!”
鍾紹京道:“陛下,平王雖是庶出皇子,但他使大唐社稷免遭傾覆,拯救君親於危難中,這份功勞,沒有誰比他更大了!”
“是啊!除天下之禍者,當做天下之主!”劉幽求道,“平王德行最為賢良,將來一定如葉天師所言,是一位名垂千史的帝王,陛下切勿再遲疑了!”
李旦眼裡的冷霜慢慢褪盡,悠悠地出了一口氣。
既然朝野上下,包括葉天師、太平妹妹,都傾向於立李隆基為太子。此事,就沒什麼好商量的了。
他不再猶豫,決意順應眾人的意見。
唐隆元年六月二十七日,李旦下旨,立李隆基為大唐太子,王菱為太子妃。
李隆基心裡惻怛,上書辭讓太子之位,李旦不許。
下旨曰:“宋王成器,為朕的嫡長子,本當立為儲君,但三子隆基有社稷大功,人神共睹。今從天人之願,立隆基為儲君,成器為司徒、雍州牧、揚州大都督,另外加實封二千戶,賜五色綢五千段,細馬二十匹,奴婢十戶,住宅一區,良田三十頃。”
另下敕旨,立衡陽郡王李成義立為申王;巴陵郡王李隆範立為岐王;彭城郡王李隆業立為薛王。
西城縣主為西城公主;崇昌縣主為昌隆公主,其他縣主也各自升級為公主。
李隆基無奈,只得遵命遷入東宮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