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21章 迎太平公主回京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旦說道:“朕素懷澹泊,不以萬乘為貴。過去,什麼帝位、皇嗣、皇太弟等頭銜,皆辭不處。今日,朕有意傳位太子,諸位愛卿,你們覺得是否可行?”
此話一出,一座皆驚,連太子李隆基也被他嚇了一跳。
枯柿尚能復生,父親登基一年多,卻如一棵枯樹,失去了剛剛即位時的進取精神。
他想禪位的原因,無非就是以下幾點。
一方面是出於身體健康,登基之後,父親時常生病吃藥,體力和精力不濟,難以操持國事。
另一方面,也是性格使然,弢跡匿光多年,養就了恬淡寡欲的性格,對朝政提不起興趣來。
而太平公主不斷干擾朝政,令他無法平衡兒子與妹妹的關係。
走遠了,李旦思念不已;走近了,又讓他煩不勝煩,更加想從朝政的漩渦中脫身出來。
李旦也曾經懷疑過,太平公主是否有謀逆之心。
如果她效仿大聖天后,那麼,太子李隆基就是她最大的障礙;或者,他被逼無奈,最後會像太宗皇帝一樣,逼位自己。
李隆基監國後,意略縱橫,果決能斷,一手治理天下,一手與公主一黨鬥智鬥勇,實在讓他有些心疼。
或許,自己得體退出,皇權集中在太子手裡,會讓國家法紀更加嚴明,朝廷行政更加高效。太平公主知難而退,他也可以安枕而臥了。
不知不覺,李旦萌生了禪位太子,頤養天年的念頭。
李隆基和眾臣紛紛表示反對,尤其是公主一黨。一旦太子登基,豈有他們的容身之地?
“陛下春秋未高,為四海所依仰,豈可突然傳位太子!”竇懷貞的反對聲最為強烈。蕭至忠、崔湜、李猷等人也極力阻止。
李旦見無人支援他禪位太子,只好將這個念頭,深深埋在了心裡。
第二日,下了一詔,曰:“朝中政事,由全權太子處理。軍事、死刑、及五品以上官員任命,先與太子商議,再報告皇帝。”
言語中,怠政的心態,依然清晰可見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