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20章 李隆基受命監國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景龍觀內,李隆基正與葉法善師徒坐在軒窗下吃茶。
春到景龍觀,處處奼紫嫣紅,桃紅李白。
柳上春風和煦,花間蛺蝶翩舞,滿枝鶯雀遙相呼喚。
在李隆基眼裡,這一園春色,好像一匹過於華貴富麗的錦緞,看了眼花繚亂,令人生厭。
一瓣雪白的梨花,悠悠地落入他的青瓷茶盞裡。
李隆基默默地取了一支竹莢,將它夾了出來,置入渣方中。
澄懷見狀,讓石清給他換了一杯清茶。
李隆基捧起新沏的熱茶,一縷氤氳的茶氣緩緩升起,瞬間迷濛了他的雙眼。
想起前天發生在朝堂上的事,葉法善天師心中升起一絲擔憂。
姚崇和宋璟秘密遞上了那份早就擬好的奏書。
“宋王成器為陛下元子,豳王守禮為高宗之孫,太平公主交構其間,使東宮終日不安。臣請陛下,出宋王、豳王為刺史,罷岐王隆範、薛王隆業左、右羽林大將軍職務,使為東宮左、右衛率,以事太子。另請陛下,將太平公主與武攸暨安置於東都洛陽。”
李旦不捨得將妹妹趕出長安,心中十分為難。
他回道:“朕只剩下太平一個妹妹,豈可遠置洛陽!這件事,朕不同意。至於諸王去留,聽憑眾卿處置!”
姚宋密保太子,很快被太平公主安插在皇宮裡的耳目獲知,一五一十地彙報給了她。
太平公主大怒,不顧君臣禮節,衝入朝廷,當眾指責太子故意為難她。
李隆基痛苦地閉上眼睛,任由姑姑百般責難。
她的激烈反應,大大超出了他和姚崇等人的預想。
站在身後的三省六部官員濟濟一堂,可是,支援他的寥若晨星。
除了張說、劉幽求、韋安石、盧懷慎、魏知古等人,再也沒有其他人站出來,為他說上一兩句中肯的話。
李隆基孤獨地站在朝廷上,好像立在雪山之巔,四下冰峰林立,寒風砭人肌骨,盈尺大雪將他深深覆蓋。
擔心姚宋二人有性命之虞,李隆基只好聲稱他們離間姑侄、兄弟之情,請求李旦將他們貶黜出京。
最後,姚崇被貶為申州刺史,宋璟被貶為楚州刺史,太平公主這才息事寧人。
葉法善天師道:“殿下,陛下將姚崇、宋璟兩位閣老貶黜出京,等同於摘掉了您的左膀右臂,您在朝中的處境更加艱難了!”
李隆基嘆道:“貶黜姚宋,實為無奈!我只能在陛下面前,指責他們離間我們姑侄、兄弟之間的感情,將所有的過錯,都推到了他們身上。不然,太平公主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!”
他皺著眉頭,臉頰微微起了痙攣,舉起茶盞,將茶水一口吃掉,“咚”地一聲,將那隻青瓷杯盞狠狠扣在茶案上。
往日吹氣勝蘭,沁人心脾的卯山仙茶,今日吃起來是那麼的苦澀!
頭頂的落花颯颯娑娑,愈來愈多,紛紛落入茶湯裡、衣袖上、發冠上。
葉法善天師低下頭,默默地吃了一口卯山仙茶。
“太平公主代表的是武周遺留的舊勢力,太子殿下代表的是少壯革新派。新舊勢力交融,難免會有一番鬥爭。陛下知道你們矛盾所在,但又捨不得去掉其中一個。對他而言,手心手背,取捨兩難啊!”
李隆基想起了立在紫微城端門外的大周萬國頌德天樞。
天樞一柱擎天,那是武氏子弟得天下的象徵,也是李氏子弟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政治標記。
可是,皇伯伯和父親,誰也不敢否定皇祖母黜唐立周的行為,不敢下令將天樞毀掉。
李氏子弟都在包羞忍恥,不願回首前塵,直面這段可恥的歷史!
他們長期生活在皇祖母的高壓統治下,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