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9章 上林苑梨花盛開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獠人謀反案,看看他們討論出了什麼結果!”

女皇明亮的眸子蒙上了一層冷意,伸手摺了一支梨花,轉身朝南衙走去。

鳳閣政事堂裡,李昭德帶領各位宰相、侍郎和舍人正在熱烈地討論國事。

延載元年三月,女皇以鳳閣侍郎李昭德檢校內史、同平章事;鳳閣舍人蘇味道為鳳閣侍郎、同平章事;夏官尚書王孝傑同鳳閣鸞臺三品。

八月,以司賓少卿姚璹為納言;左肅政中丞原武楊再思為鸞臺侍郎;洛州司馬杜景儉為鳳閣侍郎,並同平章事。

十月,以文昌右相李元素為鳳閣侍郎,右肅政中丞周允元檢校鳳閣侍郎,並同平章事。

群臣濟濟一堂,見到女皇推門進來,紛紛起身,叉手迎接。

她手持梨花,面帶微笑,道:“諸位愛卿,今日上林苑中梨花遽然開放,眾卿都是飽讀詩書之人,你們說說,這是何祥啊?”

蘇味道、豆盧欽望、韋巨源、陸元方等人眾口一辭,道:“陛下德及草木,故而能秋木再花。雖然周文王德及《行葦》,但也無法超越您啊!”

都是些溜鬚拍馬的客套話!

女皇正要發話,看見一向寡言少語、書生氣息濃厚的杜景儉上前行了個叉手禮。

“《洪範五行傳》雲,陰陽不相奪倫,瀆之即為災。今日已至深秋,草木本該黃落,而梨樹忽開新花,褻瀆陰陽。臣等身為宰相,幫助陛下治理天下,卻致陰陽不愆,理而不和,這是宰相之過也!”

杜景儉為冀州武邑人氏,少年時應試中明經舉,任侍御史。

天授年間,他與徐有功、來俊臣、侯思止等人共同處理案件。時人常說:“遇徐、杜必生;遇來、侯必死。”

後來,他遷任洛州司馬,不久又調任鳳閣侍郎,行宰相職權。

聽了杜景儉的話,女皇非常欣賞。

她舉著梨花,道:“春氣發而百草生,秋風起而萬實成。春與秋交替,陰與陽交匯,體天格物,天道不可逆啊!杜卿說得很好,你們身為宰相,應盡心輔佐天子治理國家,上理陰陽平衡,下遂萬物和諧,對外徵四夷諸侯,對內親黎民百姓,大周才能國泰民安!”

李昭德卻嗤之以鼻,不屑一顧,覺得杜景儉是在顯擺自己的才能。

鳳閣侍郎周允元遠遠看見李昭德的舉動,臉上露出了極其蔑視的表情。

他稍頓須臾,叉手道:“陛下來得正巧,剛才,我們正在討論嶺南獠人謀反案……”

“周卿說說,你們談論出了什麼結果?”

“嶺南馮冼兩族勢力日益擴大,過於張揚,奴婢萬人,居所千里,規模比洛陽、長安的皇宮還大!朝廷如果不及早加以平抑,日後一定會成為禍患!”

嶺南遠離中原,各地區之間,多以部落聯盟的形式進行管理,當地人被稱之為獠人。

大唐初立時期,嶺南政權被部落大酋馮盎為首的馮氏家族所控制,他們與當地另一望族冼氏聯姻,形成了堅不可摧的勢力,在百越族中頗具號召力。

貞觀年間,嶺南多次發生獠人動亂,太宗皇帝鞭長莫及,頭疼不已。直至今日,朝廷依然無法對兩族實行有效的管理。

馮冼家族頻頻賄賂廣州都督金銀奴婢等物;馮氏後人馮子游強迫使者楊璟受賄;馮士翽在竇州建了一座豪華的萬年宮;馮孝詮甚至資助義淨法師去天竺取經。

種種劣跡,讓朝廷對其十分不放心。

“朕記得,嗣聖元年,徐敬業曾上疏說,馮盎的長孫馮子游有謀反意圖!”

周允元道:“長壽二年,嶺南流人謀反,就是受馮子游鼓動的!”

“嶺南雖遠,亦是我大周國土!蠻夷自治,極易釀成大禍!何況馮冼兩族向來不安分,必須要起兵伐之!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