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0章 太初宮隆基降世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遽。每日上朝,他都要和我母親鄭重訣別,不知哪一日,就一去不返了。”
劉蘊芽移步走到竇淺漪身邊,坐在她的身側。
“對太后來說,銅匭可是個寶貝,挖掘了那麼多朝臣的不法之舉。她期待更多人來告密,好讓自己順勢而為,殺人立威呢!”
“姐姐,你聲音輕點,謹防隔牆有耳!”劉蘊芽性格爽朗,聲音特別響亮。竇淺漪膽小,忍不住提醒了一句。
劉蘊芽沒有怯意,只是淡淡地瞟了她一眼。
“妹妹誕下皇子才五個多月,還是儘量多躺躺,少些下地,養好身子了,將來才能為陛下多多開枝散葉。”
竇淺漪道:“天天躺著,實在難受,不如坐在這裡,與陛下和姐姐說說話。”
劉蘊芽取了一塊羽扇豆色的緞子蓋在李隆基的身上,左右比劃了一下。
“這塊料子只夠給三郎做件襦衫了。下次,姐姐另尋一塊料子,再為他做一條長褌。”
“姐姐費心了!”
劉蘊芽拿起一隻繡繃,將緞子繃緊了。線上筐裡取了一團線,熟練地穿針引線,捻了一個結,將繡針刺入緞子裡。
繡繃中間,幾朵合歡花葉相間,參差錯落。
繡了兩三針,又放了下來,杵在那裡,心頭似乎塞了很多心事。
竇淺漪輕輕搖晃著搖籃,道:“去年三月,廬陵王被太后貶出長安,遷於房陵。途中,皇嫂產下一女,也不知道怎麼樣了!”
“他們走得太急了,什麼東西都沒準備好。皇嫂在顛簸的馬車上動了胎氣,倉猝誕下孩子,身邊連件衣裳也沒有。廬陵王脫下身上的袍衫,裹住了啼哭不止的孩子,取名李裹兒。”
“想想真令人心酸!雖說我們處境比他們好不了多少,最起碼不用顛沛流離,貶謫到那麼遙遠的異鄉!”
“哎!”劉蘊芽輕嘆道,“都是難兄難弟,誰也不比誰好!”
“下次陛下給廬陵王捎信時,我們做些女孩兒的衣裳和玩物,一併帶過去,送給未曾謀面的小侄女。”
“此事,千萬不能讓太后知道!”
“為何不能讓她知道?”竇淺漪不解地問道。
“太后最忌諱兩件事情。一是他們兄弟團結一致,將來有可能成為推翻她的力量;二是有人討論她的宮闈密事,畢竟都是些見不得光的事情。”
“宮闈密事?太后有什麼宮闈密事?”
劉蘊芽伸出一根手指,戳了一下竇淺漪的額頭。
“你呀!陛下常常說你是個後知後覺的人,還真是如此!如果有什麼事,天下人都知道了,你必定是最後一個知道的!”
竇淺漪含羞一笑,道:“姐姐不說,妹妹必定是天下最後一個知道的!”
劉蘊芽遠遠望了一眼正低頭寫字的李旦,以手攏嘴,附耳低語道:“妹妹是否聽說過,上陽宮裡經常出現一個和尚?”
“從沒聽說過!”
劉蘊芽輕輕拍了一下她的胳膊。“就是那個天天披著袈裟,出入上陽宮,武氏子弟爭著溜鬚拍馬的薛懷義!”
“他不是薛駙馬的季父嗎?”
“哪來的季父,分明是洛陽街頭的賣貨郎!千金公主為了邀寵,獻給她的面首!”
竇淺漪的杏眼瞪得滾圓滾圓的,搖搖籃的手也停了下來,一副不可置疑的樣子。“按輩分,千金公主是太后的姑姑,她們竟然……”
“只有你想象不到,沒有她們做不出來的!為了安頓薛懷義,太后在洛陽城西重修白馬寺,大張旗鼓,花費萬千。天下災戾不斷,國庫那麼緊張,還要將錢投到這裡來!”
“太后一直崇佛,薛懷義受寵,說明她有意要捧高佛教的地位,打壓道教的地位!”
“是啊!從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