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7章 都亭驛裴炎被斬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二天上朝,監察御史崔詧奏道:“太后,裴炎伏事先朝二十餘載,受遺顧託,大權在己,勢傾天下。賊子作亂大唐,不出兵討伐,卻勸太后歸政皇帝,分明是有異圖!”
裴炎斜睨了崔詧兩眼,正色直立在朝堂上,不做任何辯解。
武太后冷冷道:“他有何意圖?”
崔詧道:“太后可知,薛仲璋是裴炎的嫡親外甥,與李敬業乃是同黨!魏思溫聯絡他一同起事,便立刻去了揚州。”
“薛仲璋奏請要去揚州監察官員的風紀,吾沒有多想,就同意了。”
“到了江都之後,有人向薛仲璋告發揚州長史陳敬之謀反,便將其捕殺,然後李敬業大搖大擺地騎馬而來,自稱是揚州新任大都督,奉密詔討伐南方叛賊。”
武太后輕哼一聲,道:“是啊,有薛仲璋確認李敬業的身份,其他官員自然不會有太多懷疑,不費吹灰之力就奪取了揚州!”
鳳閣舍人李景諶也站出來,指證裴炎勾結李敬業,圖謀不軌。
“太后,有人截獲了裴炎傳給李敬業的密函,但信中只有“青鵝”二字,臣愚鈍,不解其中的意思。”
武太后的嘴角漾起了一絲波瀾。
“這有何難? ‘青’字可拆分為 ‘十二月’, ‘鵝’字拆為 ‘我自與’,裴炎這是在告訴李敬業,要在十二月於城中為他做內應!”
“原來如此!”李景諶恍然大悟。
“裴卿,你沒有什麼可說的嗎?”
“臣無話可說,太后說我謀反,臣必定是謀反了!”裴炎依舊面不改色,冷眼瞧著這個高坐在鳳榻上權傾天下的女人。
“好,既然你承認謀反了,那就將裴炎立刻收入詔獄,交由肅政大夫騫味道和侍御史魚承曄進行審訊!”武太后的鏗鏘之聲在堂上響起。
兩位百騎禁軍上殿,押走了裴炎,肅靜的朝堂立刻蜩螗羹沸起來。
鳳閣侍郎胡元範急忙奏道: “太后,薛仲璋也許圖謀不軌,但裴閣老為我大唐社稷元臣,有功於國,悉心事上,天下共知,臣等都可作證,他是不會謀反的!”
納言劉景先、黃門侍郎郭待舉、左衛率蔣儼等人紛紛複議。
武太后傲視群臣,眼中冷光閃動。“裴炎謀反有端,眾卿只是不知道罷了!”
群臣繼續申辯道:“如果裴炎謀反,那臣輩亦已謀反!”
武太后勃然變色,拍案而起,聲音也變得尖銳刺耳。“吾只知裴炎謀反,卿輩沒有謀反!”
她不過是想找個藉口,除掉頑固不化的裴炎而已。
萬萬沒有想到,抓了個裴炎,立刻有那麼多同黨為其求情,讓她深感意外。
沸喧不休的群臣在她眼裡,頃刻間站成了兩隊。證明裴炎不反的,是裴炎的人;證明裴炎謀反的人,就是她的人。
武太后奮袂離開了貞觀殿。
數日後,左驍衛大將軍程務挺連線發來三道奏書。
程務挺在裴炎排擠掉裴行儉後,在軍中得以獨當一面,成為大唐王朝的擎天之柱,對他抱有深深的感激之情。
得知裴炎入獄,急忙上書為其申理辯冤。
“吾嚴重低估了裴炎在朝中的影響力!”武太后狠狠地將他的奏書扔到了地上,慵懶地往鳳榻上一靠,“婉兒你看,這麼多人為其請罪,連程將軍都出來為他伸冤了!這朝堂,究竟是裴炎的朝堂,還是吾的朝堂?”
上官婉兒蹲在地上,將散落一地的奏書撿起來,碼齊了裝入一隻木匣中。為裴炎求情的奏書,裝了滿滿一匣子。
肅政大夫騫味道憐惜裴炎,曾在獄中勸他向太后低頭遜辭,不要再提還政二字,以免死罪。
裴炎抱定了必死之心,辭氣不屈服於太后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