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6章 李敬業起兵揚州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短短一年時間裡,武太后臨朝稱制、幽禁皇帝、逼殺廢太子、追尊武氏先人、提拔武氏子弟、改革官制和各種名號等等。

一系列行動,不僅僅讓眾臣起疑,也讓整個大唐社稷為之震動。

當她滿心歡喜,品嚐立於權力巔峰的愉悅時,並沒有意識到,一些對她心懷不滿的人,正在蠢蠢欲動,密謀作亂。

眉州刺史英國公李敬業,和他弟弟盩厔令李敬猷、御史魏思溫、給事中唐之奇、侍御史駱賓王、詹事司直杜求仁等人,因事獲罪,被貶黜降級。

李敬業被降職為柳州司馬,李敬猷和魏思溫被免官,唐之奇降為括蒼令,駱賓王降為臨海丞,杜求仁降為黟縣令。

這群天涯淪落人,同聚於揚州,吃多了酒,說多了胡話,真的醞釀出了一場驚天叛亂。

光宅元年九月,他們打出了反對武太后、匡復廬陵王李哲的旗號。

李敬業是初唐名將李積之孫,曹州離狐人氏。李積本姓徐,名懋功,因功勳卓著,太宗皇帝賜其李姓,改名積。

年少時,他跟隨爺爺四處征伐,威名揚於天下,官曆太僕少卿,眉州刺史,襲爵英國公。

訊息傳到神都洛陽,朝野震驚。

肅政臺有一名監察御史,名喚薛仲璋,他向來擯斥武太后盜執國政,聽聞李敬業在揚州起兵,馬上上書朝廷,請求去揚州巡查,暗中也參與了此次起義。

此時,揚州府沒有設立都督。

李敬業自稱是朝廷密使,奉詔募兵討伐高州叛賊。於是開府庫,釋囚徒,驅工匠及役丁數百人,佔領了揚州府。

他們使用李哲的年號嗣聖,設定了三個府署:第一個為匡復府,第二個為英公府,第三個為揚州大都督府。

李敬業自任為匡復府上將,領揚州大都督,任命唐之奇、杜求仁為左、右長史,李宗臣、薛仲璋為左、右司馬,魏思溫為軍師,駱賓王為記室。

又索得一位貌類故太子李賢的一個人,稱他未死,奉之為王。

駱賓王向天下廣發《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》,短短十日,便聚集了十萬人馬,楚州三縣皆響應。

太初宮貞觀殿上,群臣惶惶而立。

上官婉兒奏道:“太后,潤州刺史李思文是李敬業的叔父,得知他的陰謀,派遣使者走小道向朝廷報告叛情。他送來的軍報中,有一張《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》,請太后閱之!”

武太后高坐在鳳榻上,雲淡風輕地說道:“婉兒,你讀來聽聽!”

上官婉兒抖開紙張,字正腔圓地念道:“偽臨朝武氏者,人非溫順,地實寒微。昔充太宗下陳,嘗以更衣入侍,洎乎晚節,穢亂春宮。密隱先帝之私,陰圖後庭之嬖。”

剛剛讀了兩句,上官婉兒的眉頭便皺了起來。

群臣的心,也驟然一緊。

她膽戰心驚地抬起頭,偷偷看了一眼武太后。

武太后鎮定自若地斜靠在鳳榻之上,支著腦袋聽她讀檄文,彷彿只是在欣賞一支優美的琵琶曲。

見她停下來了,便柔聲道:“婉兒,你怎麼不讀了?”

上官婉兒低下頭,勉為其難地念了下去:

“入門見嫉,蛾眉不肯讓人;掩袖工讒,狐媚偏能惑主。踐元后於翬翟,陷吾君於聚麀。以虺蜴為心,豺狼成性,近狎邪僻,殘害忠良,殺姊屠兄,弒君鴆母,人神之所同嫉,天地之所不容。”

文曰:“猶復包藏禍心,竊窺神器。君之愛子,幽之於別宮;賊之宗盟,委之以重任。嗚呼!霍子孟之不作,朱虛侯之已亡。燕啄皇孫,知漢祚之將盡;龍漦帝后,識夏庭之遽衰。”

通篇檄文言語犀利,盛氣凌人,未出師而聲威天下,未出戰而屈人之兵。

一紙檄文,字字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