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3章 拒上朝龍隱清潭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入夜後,上林苑裡風起四方,到處飛沙走石。

葉法善天師正在為弟子講授樂理,充耳盡是都是木窗子噼裡啪啦的聲音,這嘈雜的聲音讓他方寸大亂,心神不定。

子虛在上古逸音上轉軸撥絃,奏起了《觀眇》。

一彈沉而曠遠,二彈清泠入仙,琴聲如露滴竹葉,清響悅耳,洗去了人間的塵土和喧囂。

泠泠月光在琉璃瓦上蓄而淌之,俯仰可拾。一陣清風從窗欞罅隙裡穿越而來,把屋內的油燈吹得左右搖曳,昏昏欲滅。

澄懷起身,撥亮了燈芯。

忽然,窗外閃過一道亮光,將紫微城的夜空點亮了,繼而忽明忽暗,閃爍不定,嚇得雲鹿嚷嚷起來:“阿爺,窗外發生何事了?”

聽見她的呼喊,葉法善天師立刻走到窗牖邊。推開窗子,夜風像潮水一般湧入殿內。

東南夜空中,一道道流星隕落如雨,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晝一般。

驀然間,他想起了太上老君的讖言:待流星東南出,光明燭地,便是明君現世之時!

武太后作為天定帝王,步步為營,正慢慢走向她苦心經營的武氏王朝。

此時的她,捨不得放權皇子,離自己稱帝又差了很多火候,必定要擁立一位李氏皇子為帝,作為墊腳石,才能正大光明地走向皇帝寶座。

現在,唯一有資格做大唐天子的,只剩下沉穩謙恭的相王李旦。

翹首企足數年,太上老君預言中的明君,終於要現身了。

琴聲還在夜空中滴瀝。今夜始知,人間最妙,為文武七絃。

葉法善天師看了片時,不動聲色地關上窗牖,回到自己座上。

翌日,嗣聖元年二月七日,裴炎再次在紫微城乾元殿宣佈太后制令。

二十二歲的相王李旦臨危受命,成為新的大唐帝王。妃子劉蘊芽為皇后,年僅五歲的皇長子永平郡王李成器被立為太子。

紫微城發生宮變那一天,李哲走出乾元殿,李旦便失去了自由。

當天,他在修文坊的相王府中,被百騎禁軍請入宮中,再也回不了昔日的王府。

嗣聖改元文明。七日後,禮部尚書武承嗣為新帝舉行了登基大典。

和三哥李哲一樣,李旦每天坐鎮龍榻,武太后垂簾在後,成了龍榻上的另一個擺設。

朝中大小政事皆取決於太后,他連個發聲的機會都沒有。

朝廷上,國事蜩螗,事多繁雜,樁樁件件都關乎國民生計。

眾臣所奏之事,有東突厥阿史那骨篤祿侵擾邊境、廣州都督路元睿被崑崙胡商殺害等軍國大事;

有劉仁軌專知西京留守事、王德真為侍中、劉禕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人事任命;

也有江南水災、西域大旱這樣的災情彙報。

李旦頭戴冕旒,上穿玄色八章紋寬袖上衣,下穿四章纁色裙裳,腰繫玉帶、佩綬,靜靜地坐在龍榻上。

武太后在赤茶色的珠簾之後,以他的名義發號施令,乾淨利落地幫他裁決了這些繁瑣的國務政事。

有時候,他不得不佩服,母親作為一介女子,運籌帷幄,經天緯地,昂昂乎廟堂之器也。

但他一身威嚴的帝王裝扮,卻沒有帝王的實權,坐在龍榻上,著實是一個無比尷尬的存在。

記得二月底,一位百騎禁軍統領急匆匆地上殿奏事。

他叉手道:“太后,洛陽北市有一家永豐酒肆,數位百騎禁軍聚於酒肆中吃酒,有人言, ‘早知入宮廢皇上無勳賞,還不如侍奉廬陵王。’其他人紛紛附和。小人心中不安,特來請求太后,將這一夥反賊捉拿問罪!”

距離太遠,李旦看不清那位禁軍的顏面。

正想發問,聽見武太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