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2章 武承嗣爭當太子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乾封元年,女皇的外甥女賀蘭氏被人毒殺,她歸罪於堂兄武惟良和武懷遠兄弟,賜死了他們。武元爽一家受到牽連,被流放到更偏遠的振州。

武元爽很快憂死於異鄉,家屬流遷嶺南,十七歲的武承嗣也在其中。

他和其他武氏子弟在嶺南足足待了八年。後來,因為鞏固政權的需要,女皇開恩召回他們,委以重任。

重回洛陽時,武承嗣已經二十五歲,授職尚輦奉御,隨即又遷秘書監,承襲了祖父武士彠周國公的爵位,開始了他的騰達之路。

武承嗣幽幽嘆道:“你皇叔攸寧也被罷去了納言,任為夏官尚書。仔細想想,你皇姑祖母對武氏子弟的態度,永遠在信任與不信任的複雜心態中徘徊著……”

“皇姑祖母把您任為特進一職,分明是讓您回家養老的意思。父王今年才四十三歲,您真的願意沉淪下去嗎?”

“雖說俸祿不減,生活無憂,但政治上的失意,讓我很是不爽啊!”武承嗣咕咚咕咚吃光了一盞茶,“延基,好好為父王出出主意,下一步該如何走下去!”

武延基思索片刻,道:“父王雖然不再為相,憑您的影響力,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站隊您這一邊的。皇姑祖母登基,因為有輿論造勢,您也可以為自己造勢!”

“如何造勢?”武承嗣的小眼睛睒了一下。

“連續兩年,神都洛陽發生了日蝕。您可以拉攏一批文人雅士,利用天象寫詩作賦,就說,您是大周太子的最佳人選……”

真是一個好主意!武承嗣的薄唇歪了一下,眼眸裡閃過一抹寒厲。

“不錯,你皇姑祖母非常在意天象的變化,有他們為我吶喊助威,太子之位,必定唾手可得!”

很快,武延基重金請來了一批文人雅士,在魏王府中吃吃喝喝好幾天,寫出了一篇《日德賦》。

“日者為德,人君之象。陽德缺失,天下晦暗。幸有承嗣,尊君扶陽。”

三百字的《日德賦》,把武承嗣吹成了一個尊君扶陽的救世主。不知道他自己看了,心裡有沒有起一絲慌張和怯意。

武承嗣很激動,壯起膽子,讓人將這篇《日德賦》遞到了御前。

如意元年九月九日,女皇齒落更生,花白的頭髮似乎也有了轉黑的跡象。

她非常高興,覺得這是長壽的徵兆,親御則天門,大赦天下,改元長壽。

還在洛陽嘉善坊為自己修建了一座長壽寺。

揚州之亂後,女皇有意休養甲兵,將安西四鎮的防務,交給當地的羈縻府州管理。

大周軍隊撤出安西四鎮不久,被寄予防禦厚望的四鎮酋長,迅速倒向了強大的吐蕃王朝。

垂拱四年,吐蕃趁此地防務虛弱,出兵佔領了安西四鎮。

年初,吐蕃發生羌蠻降周事件,引發了贊普器弩悉弄與噶爾家族之間在軍事政策上的尖銳對立,吐蕃軍隊大量南調,導致西域地區兵力空虛。

女皇果斷地捕捉到了這一有利戰機。

長壽元年十月,派武威道總管右鷹揚衛將軍王孝傑、庭州刺史唐休璟,與長期屯駐天山南麓,掌握大量胡騎精銳的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一起,率軍擊敗吐蕃駐軍,順利收復了于闐、安西、疏勒和碎葉四鎮。

王孝傑奏請增兵西域,長期屯戍留守,以鞏固此地的邊防。

女皇採納了他的意見,在龜茲恢復了安西都護府,並遣周兵兩萬四千人鎮守於此,結束了中原與吐蕃反覆爭奪西域的局面。

西域的邊防體系再次建立起來,對大周王朝來說,是件大喜事。

女皇下令,於冬至日在永珍神宮舉行祭祀大典。

她親自編排了盛大的《永珍神宮大樂》,動用舞伎九百多人。金碧輝煌的永珍神宮裡,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