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42章 武承嗣爭當太子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歌舞昇平,衣袂飄飄,餘音響徹雲霄。

到了吉時,絲竹齊鳴,祭祀大典馬上就要開始了。司常寺的樂師奏起了《奉平之章》。一群衣著華麗的舞伎婆娑起舞,大跳干鏚舞。

舞罷,司祝跪讀祝文。女皇至飲福位跪受福胙,行初獻禮,回到拜位,率領眾臣行三跪九叩禮。

接著,樂曲換成了《嘉平之章》,舞姿綽綽,換成了羽龠舞。諸位大臣眼巴巴地望著永珍神宮外,期望能見到皇嗣武輪的身影。

等了很久,卻見魏王武承嗣出現在飲福位,為諸神獻爵,行亞獻禮。

《永平之章》奏起,梁王武三思奉福胙,上前行終獻禮。

直到寺人前來撤饌送神,樂師奏起了《熙平之章》,眾臣也沒有看見武輪出現。

李昭德站在祭祀的隊伍中,冷眼看著女皇身穿袞冕吉服,手執玉圭,帶領武氏子弟虔誠地迎神、行禮、進俎、行禮。

鳳閣舍人蘇味道大惑不解,悄悄走到李昭德身邊。

附耳道:“李卿,自古以來,祭祀典禮都是天子為初獻,太子為亞獻、太子長子為終獻的。陛下避開皇嗣,以自己為初獻,武承嗣為亞獻,武三思為終獻,如此安排,這是何意啊?”

李昭德倚恃女皇信任,說話向來口無遮攔。

他冷哼一聲,道:“陛下唱這一齣戲,怕是不要自己的親生皇子,要以武氏子弟為皇位繼承人了!”

“李卿何以見得?”

“永昌元年,陛下御永珍神宮,祭祀天地。她為初獻,皇嗣為亞獻,皇嗣嫡長子為終獻。現在,你看看,皇嗣連面都沒露一下,說明他在陛下的心中,完全沒了一席之地啊!”

站在第一排的武承嗣聽見他們的談話,心中升起陣陣狂喜。他相信,一定是女皇看了那篇《日德賦》,將他列為大周太子的候選人了。

武承嗣的太子之夢,又一次蠕蠕而動了。

祭祀結束,群臣漸漸散去。

女皇在上官婉兒的攙扶下站了起來,左右環視了一圈,道:“今日永珍神宮祭祀天地,為何薛懷義沒來?”

上官婉兒支吾道:“鄂國公說,他身體抱恙,無法入宮,派了白馬寺西堂見空法師來主持這場祭祀大典。”

女皇淺淺地嘆息一聲,道:“久不入宮,朕牽掛他,入宮了,又看著煩人。你遣人轉告他,不入宮沒關係,莫在外面惹事生非,給朕丟臉!”

“婉兒等下就去傳話!”

天授二年,北宗神秀禪師入京。

女皇不計君臣之別,屈萬乘之尊,親加跪禮,迎接他上殿,向其問道。至此,佛教更加風靡天下。

白馬寺作為洛陽皇家寺院,地位遠超其他寺院,所以香火十分旺盛。

隨著女皇登基為帝,薛懷義一躍成為大周王朝的開國功勳,勢傾一時。

他沒有忘記昔日街頭的那幫狐朋狗友,讓他們全部剃度為僧。

依靠天威,他們在白馬寺裡胡吃海喝,外出時橫行無忌、到處惹事。行人躲避不及,便會被他手下的惡僧打得遍體鱗傷,體無完膚。

他尤其厭惡道士。路上遇見身著道袍的人,不管是誰,必定抓起來,剃光頭髮,充為白馬寺僧人。

那幫惡僧不僅欺辱道士,還頻頻毀壞、霸佔道觀,無惡不作。洛陽的玄門弟子都避之不及,唯恐落在他們手裡。

唯一能制住薛懷義的宰相蘇良嗣,兩年前就病死了。

“聽高公公說,薛懷義今日上了一道奏書?”女皇問道。

上官婉兒回道:“昨日,東突厥犯邊的訊息傳到宮中,鄂國公不知哪裡得來的訊息,自告奮勇,請求擔任行軍大總管,為朝廷討擊阿史那默啜!”

永昌元年五月,薛懷義率三十萬大軍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