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5章 紫澤觀明燈長亮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太后力排眾議,開始拆除太初宮正殿乾元殿。以薛懷義充使督工,開始建造明堂。

春官尚書武承嗣也十分忙碌。

他一心認定,太后當有天下。為了幫她奪取大唐江山,登上九五尊位,整日忙前忙後,十分賣力地製造輿論,排除異己。

他四處宣揚,武太后為東周周平王少子姬武的四十代子孫,乃大周皇族血統,受上天使命,下凡延續大周氣脈。

武太后好祥瑞,他就投其所好,屢獻寶物。

垂拱四年四月十日,武承嗣當庭奏道:“太后,洛陽草民唐同泰在洛河中發現寶圖,請太后親臨洛河察看。”

“天降寶圖,必是祥瑞!”武太后十分興奮,“自古以來,洛河就是聖河。傳說,上古時期,伏羲氏在洛河邊,看見一隻神龜在水中出沒。得到神龜之後,伏羲氏依據龜背上的圖案,悟出天地間的玄妙規律,最後推演出曠世奇書《周易》。”

群臣愕然,不知他們姑侄倆在演什麼戲。

武太后先到洛陽南郊祭祀天地,告謝昊天大帝,典禮結束後回宮接受群臣的朝賀,然後親臨洛河,接受寶圖,稱其為“天授聖圖”。

所謂的寶圖上,赫然鑿刻了“聖母臨人,永昌帝業”八個大字。

究竟是何人所為,群臣心中雪一樣地透亮。

她敕封洛河為永昌洛河,洛河水神為顯聖侯,加特進,為之立廟,禁止百姓在洛河裡漁釣;又改嵩山為神嶽,封山神為中天王、太師、神嶽大都督,嚴禁百姓在山中芻牧。

五月十八日,武承嗣請命,為武太后加尊號“聖母神皇”,作神皇三璽。

當天,他命人獻上一塊赤文白石,說這塊石頭為赤心石。

夏官侍郎李昭德嫉惡如仇,見不得武承嗣一次又一次的鬧劇,怒斥道:“此石赤心,難道,他石都會造反嗎?”

武承嗣只是付之一笑。過了數日,又讓襄陽人胡延慶以丹漆漆於龜腹,上書“天子萬萬年”,獻給武太后。

李昭德氣憤不過,當眾拿刀刮乾淨了,奏請太后將其伏法。武太后啼笑皆非,辯稱此心無惡,下令將其釋放了。

立武氏太廟,建造明堂,宣稱自己是姬武子孫,驚現寶圖,屢見祥瑞,武太后的潛謀革命之心,如燎原烈火,越燒越猛,令人不可向邇。

絳州刺史韓王李元嘉,及子通州刺史黃國公李撰;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軌,及子金州刺史江都王李緒;邢州刺史魯王李靈夔,及子范陽王李藹;豫州刺史越王李貞,以及其子博州刺史琅琊王李衝;還有申州刺史東莞公李融等人,終於坐不住了。

一眾親王皆有才行美名,在李唐宗親中的威望非常高。

他們多次聚在一起,密謀要匡復李唐皇帝。

後來,高祖皇帝之女常樂公主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。

她的女兒英王妃趙氏,被武太后無辜殺害,駙馬趙瑰被貶任括州刺史,常樂公主對其恨之入骨。

韓王李元嘉找她商議起兵伐武,常樂公主一拍即合,當即表示要參與此事。

垂拱四年七月,武太后給諸王各發了一道制令,以慶賀發現洛河寶圖為名,召集諸王共赴神都洛陽相會。

接到太后制令,諸王驚恐不已,又聚於一堂。

常樂公主看了制令,冷笑道:“聽說那洛河寶圖上,刻著 ‘聖母臨人,永昌帝業’八字,武照的意圖昭然若揭。稱帝前,一定會找機會誅盡李唐宗親!我們此次去了洛陽,必定是有去無回的!”

李元嘉道:“越來越多的李唐子孫死於她的手中,作為李唐宗親,我們苟活於世,從最早的觀望、到警覺、再到惶恐,夜夜不能安寐,諸位還能沉默下去嗎?”

“如何能睡得著覺?也許明天,明晃晃的屠刀就會架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