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7章 朱門閉皇孫燕啄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“朝中官員,更迭頻繁。現在以武承嗣為文昌左相;岑長倩為文昌右相;鳳閣侍郎武攸寧為納言;邢文偉守內史。”

“聽說,騫味道從青州召回朝中,遷為肅政大夫不久,被指控參與越王父子謀反,與其子騫辭玉一起被太后伏誅了?”

“死於來俊臣、周興構陷的大臣,實在是太多了!”

“都有哪些人?”

“除了他們父子,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賢被族誅;劉景先自縊於獄中;文昌左相魏玄同被賜死;地官尚書韋方質流儋州;納言裴居道、文昌左相張行廉、夏官侍郎崔詧等人都難逃劫難。”

秋官尚書張楚金、陝州刺史郭正一等人,免死流放嶺南。

剛剛升為洛陽令的魏元忠,被誣陷下獄,因為討平徐敬業有功,特赦免死,發配黔州。

大概,只有納言韋思謙是老病而終的吧。

“聽說,黑齒常之將軍也下了大獄?”李旦眉間緊鎖。

“黑齒將軍被周興誣告謀反,拘捕下獄。六十六歲的老將軍不堪折磨,自縊於獄中……”

李旦沉默了很久,長長地嘆了一口氣。

“程務挺、王方翼、李孝逸、黑齒常之都死了,朝中還有大將能用嗎?難怪,她派右相韋待價擊討吐蕃,讓那僧人薛懷義出征東突厥!”

“韋待價第一次出征高原,天寒地凍,糧草不足,士卒凍餒,死亡甚眾,被流放繡州;薛懷義為清平道大總管,率軍征討東突厥。但他運氣很好,沒有遇見突厥大軍,平安而返。”

“陳子昂呢?陳子昂還在嗎?”李旦抓住了葉法善天師的手,“朕登基那年,他進士及第,升為右拾遺。他在朝堂上直言敢諫,留下了深刻印象。”

“武太后信用酷吏,株連妄殺之風甚盛。陳子昂不畏迫害,屢次上書諫諍,一度被下了大獄。在當下,這樣的人已經沒有立身之處了!”

“朕聽說,他官復原職了!”

“官復原職有何用?他不改耿直性子,常常上疏太后,言當今為政之要。這樣的性子,必定是難以久立的!”

李旦眼中飽噙著淚水。

“北門學士中,朕的恩師劉禕之最受寵信,獨掌草詔,一句太后應歸政皇帝,便隕身糜骨了!朕,實在無顏面對他!”

“除了胡楚賓早些年因病去世。垂拱四年周思茂下獄處死;永昌元年,元萬頃與徐敬業兄弟友善,為酷吏陷害,配流嶺南,死在異鄉;載初元年,範履冰因薦舉犯逆者下獄處死;同年,苗神客亦被殺。現在,已無北門學士矣!”

他們的長明燈,靜靜地擺在紫澤觀裡。說起他們,葉法善天師如數家珍。

那滴清淚,蓄滿了悲痛,便再也噙不住了,無聲地從李旦的眼眶中滑落。

越王父子起兵後,武太后加緊了篡唐自立的步伐。

她在皇城麗景門內設制獄,處置逆叛者,放任武氏子弟和酷吏大肆屠戮朝臣和李氏皇孫。

入此獄者,非死不出,百姓稱之為例竟門。

酷吏索元禮制作鐵籠等刑具,嚴刑逼供,審訊一人,必窮根牽連數十人,甚至上百人。

來俊臣、周興等人起而效之,個個都是庖丁高手。

百官畏之如虎,人人自危,路上相見,莫敢交談。

載初元年七月,武承嗣唆使酷吏周興,羅織高宗天皇大帝之子蘇州刺史澤王李上金、絳州刺史許王李素節謀反罪名。

押解途中,派人迫使李上金自戕,縊殺了李素節,並盡殺其支黨。

李上金之子李義珍、李義玫、李義璋、李義環、李義瑾、李義璲、李義珣等人一併配流顯州,除李義珣外諸子均死於顯州;李素節其子李瑛、李琬、李璣、李瑒等九人一併被殺,其餘諸子李琳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