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6章 武太后尊佛抑道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怕。
她恨透了母親的鐵石心腸,也恨透了那些盤踞在她滔天之勢下的兇惡爪牙。
太平公主想要的幸福很簡單,一日三餐,五味百年而已。
可是,她的幸福如曇花一現,乍開乍謝,短暫得讓人來不及欣賞它的美麗。
因為一人而幸福,嚐盡了男歡女愛的滋味,也因為一人而痛苦,承受著生離死別的折磨。
痛苦、傷心、怨恨、失落,又有什麼用呢?為了在這場浩劫中,求得一線生機,太平公主擦乾眼淚,上書母親,要求賜姓武氏。
從此以後,她不再叫李凌月,而是武凌月,一個讓她十分陌生又厭惡的姓名。
數天後,一個風雪交加的夜裡,太平公主的遺腹子出生了。而她的心,也死在了這個透骨奇寒的夜裡。
垂拱五年正月初一,太初宮明堂建成,武太后賜名永珍神宮。
永珍神宮高二百九十四尺,四周各寬三百尺,共有三層。
方形底層象徵四季。
中層十二邊形,象徵十二時辰,九根金山柱上纏繞著九條金龍,將平座圓蓋高高捧起。一隻金鳳腳踩九龍,伸展著巨翅,緊緊地貼在穹頂下。
上層二十四邊形,象徵二十四節氣,重簷琉璃結頂,攢尖頂裝飾黃金火珠。
那巍峨參天的雄姿,恢弘磅礴的氣勢,離開洛陽百里之外,依然能夠清晰地看見。
武太后大赦天下,改元永昌。
永昌,意為帝業永昌。
多像她站在永珍神宮裡,仰頭看到那隻巨大的金鳳傲立在九條金龍上時,心中湧現出來的萬丈豪情。
武太后准許洛陽百姓入宮參觀永珍神宮,並親自賜予酒食,攬盡了天下民心。
九龍隱霧,金鳳入雲。百姓被永珍神宮的氣勢震懾得五體投地,伏地跪拜,山呼太后萬歲。
她很享受站在金鳳下,被人簇擁著,山呼萬歲的感覺。
正月十五日,武太后御永珍神宮,祭祀天地,頒九條以訓百官。
她身穿袞冕,搢大圭,執鎮圭為初獻,皇帝李旦為亞獻,太子李成器為終獻。先詣昊天大帝,次詣高祖、太宗、高宗,最後詣五方帝座。
群臣看見久違的皇帝和太子出現,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。
一些老臣甚至當場落淚了。
永珍神宮還未竣工時,武太后又在這座宮殿的北面開始建造天堂,作為她的御用禮佛聖地。
沒過多久,天堂也竣工了,賜號通天浮屠。
通天浮屠高約四百五十尺,共有五層。站在第三層,可以俯視永珍神宮的全景。
走入富麗堂皇、寬敞明亮的大殿,眼前赫然立著一尊拔地倚天、金光璀璨的彌勒菩薩立像。
菩薩蓮眼微睜、相好莊嚴,高約六十多丈,光肩上的一朵花苞就能容納數人。
頭綰高髻,飾菩提佛塔、珠寶瓔珞,耳佩瑪瑙耳環,胸前掛瓔珞靈珠,臂飾臂釧和手鐲。
左手提迦羅奢如意瓶,右手持千輻金輪,風空二指拈龍華樹花梗,莖蔓纏繞至肩,苞開齊耳,身上披著天衣彩裙,雙足踏於蓮花須彌座上。
整座立像赫赫巍巍地貫穿各層,令人肅然崇敬,見者皆生菩薩之心。
建造這兩座宮殿,薛懷義徵調天下勞工兩萬多人,大量採伐江嶺之木,花費數以萬億,國家府藏為之耗竭。
因功勞卓著,薛懷義被拜為正三品左威衛大將軍,賜爵梁國公。
永昌元年十一月一日,改元載初,開始使用周正。
垂拱之後,大唐佛教在武太后的優崇與扶持下,地位急遽竄升,出現了一個崇奉佛教的高峰。
朝廷不惜傾四海之財,殫萬人之力,在大唐各地窮山之木以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