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5章 東西突厥叛大唐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出門限,又聽見武照喊道:“不要叫醫正,去三清殿請葉天師來!”
他稍稍頓了一下,應了一聲,就急急忙忙地跑去了。
武照讓另一位名喚高延福的公公帶著幾位寺人,先將李治抬回紫宸殿。
單于都護府上報,東突厥已經復國,訊息令所有人驚心駭矚。
黑山、金牙山一戰,裴行儉將軍瓦解了東突厥的叛亂。武照為了削弱他的威信,不僅抹去他的戰績,還主張殺掉所有的降將。
李治不顧裴行儉“但恐殺降,後無復來”的勸告,將阿史那伏念、阿史德溫傅、阿史德奉職等五十四員突厥降將全部斬殺於長安街市,為東突厥再次叛唐埋下了禍根。
兩戰之後,突厥將領阿史那骨篤祿率十七人出逃,沿途聚眾七百餘人,佔領了漠北黑沙城和烏德鞬山一帶。
他們抄掠鐵勒九姓,得到大批羊、馬,又招集五千多名阿史那伏唸的散殘部將,勢力逐漸強盛起來。
果不其然,阿史那伏念等人被殺的訊息傳到黑沙城,立刻激起了鯨波萬丈。
阿史那骨篤祿衝冠眥裂,發誓要為他們報仇雪恨。
他自立為頡跌利施可汗,在烏德鞬山設立牙帳,以黑沙城為汗國南牙,重新建立了東突厥汗國。
任命弟弟阿史那默啜為設,阿史那咄悉匐為葉護,以阿史德元珍為阿波達幹,統兵馬事,分百姓為突利、達頭二區治理。
此時,位於西南的吐蕃正在勃然興起,大唐王朝的西疆拉響了警報,成了另一個戰略中心,諸多軍力被調往西南戰場。
東北方向,高句麗滅國後,契丹和奚族相繼崛起,成為大唐王朝新的威脅。
大唐朝廷經常左右枝梧,顧此失彼。天時地利之下,突厥人獲得了喘息的機會,在唐軍的眼皮底下,重建了家園。
此次阿史那車薄的叛變,正是受東突厥復國浪潮的影響下發動起來的。
武照面無懼色,馬上召集在場的宰相、侍郎商議軍國大事。
站在大唐輿圖前,她鎮定自若地說道:“東突厥復國,西突厥不安,天下局勢正發生重大的變化,卿等有何退敵良策?”
眾臣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了裴行儉將軍。
毋庸置疑,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。
武照會心一笑,面向裴行儉,豐唇微啟,聲若銀鈴。
“裴將軍計取西突厥之後的三年,阿史那車薄的表現一直是中規中矩的。可見,他非常畏懼你的聲望,有你在,他就不敢輕舉妄動。這把火,還得裴將軍去滅了!”
裴行儉深垂著腦袋,面色鐵青。
他忠心報國,軍功赫赫,以他的功勞,本可以拜相,成為眾相之首。
武照卻將他視為政敵,長期扶弱抑強,頻頻打壓和冷落他,使他屈居於吏部尚書、禮部尚書數年。
西突厥叛亂、東突厥復國,與她濫殺降將有脫不了的干係! 裴行儉憋著一肚子的氣,極力掩蓋臉上的憎恨之色。
過了許久,才極不情願地站起來,叉手道:“老臣今年六十有四,年邁體弱,常常臥於病榻,正欲向陛下致事養老。恐怕,已經提不動我的抽屜槍了!”
左僕射劉仁軌見狀,凜然道:“老臣今年八十一,如果再年輕十歲,還敢上白江口殺敵,只是,天后殿下不會給我這個機會了!”
“這個老奸巨猾的傢伙!”裴行儉暗暗咬牙切齒。
朝中老臣,大多不滿天后弄權,但誰也無可奈何。
侍中郝處俊告老還鄉;中書令崔知溫老實人一個,不敢得罪任何人。身為尚書左僕射的劉仁軌,卻主動擔起了太子太傅一職,和中書令薛元超一起入東宮輔佐太子,以避朝廷風波。
朝堂上,忠於李治天皇的大臣已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