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0章 琴箏微吟傷君懷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第二天中午,石清神秘兮兮地塞給子虛一件物品。

開啟一看,是一塊溫潤如玉、色若燈輝的燈光凍石。

青田石雕,以燈光凍為上品,握在手裡沉甸甸的,一絲冰涼瞬間從指尖寒到心尖。

石清雕刻的是一對攜手相行的石人。一位郎君牽著姑娘的手,舉步前行,又轉頭深情對視。

定睛一看,這不就是薛紹和太平公主執手相攜,一起走入萬年縣館的姿勢嗎?

子虛道:“好你個巧手石清,一早上就琢磨出了這對石人,我太喜歡了!”

石清靦腆地一笑。

“昨晚,聽到兩位師兄的對話。你說,願得一心人,白首不相離。剛好,我手上有一塊燈光凍石邊角料,雕刻這對石人最合適不過,送給師兄,祝你將來覓得良人,白首不相離!”

“這一定花了你不少時間!”

“不多不多,也就兩炷香的功夫。權當我差點喂死小鹿,向你賠罪吧!”

子虛摩挲著石人,聽見師父在門口呼喚他們入宮,急忙拉起石清的手跑出去了。

眾人乘坐馬車入宮。

長安城有兩座皇家宮殿,分別是大興宮和大明宮。兩宮相鄰而立,距離非常近。

大興宮原為隋朝皇宮,坐落在長安城中軸線的北端、大明宮的西南面。

它建在長安地勢最低的一塊窪地上,每當夏日雨季來臨,大興宮裡潮溼燥熱,不適合長期居住。

高祖皇帝退位之後,太宗皇帝為表孝心,決定在龍首山九一高地,為他修建一座大明宮,作為避暑行宮。

龍首山位於長安東北,山脈自長安西南的樊川一路北走,橫亙六七十里,被譽為八百里秦川的關中龍脈、天下之脊。

站在這裡,長安城可盡收眼底,還能清晰地看見巍峨起伏的終南山。

工程剛開始沒多久,高祖皇帝駕崩,這座宮殿的建造也隨之停了下來。直到龍朔二年,李治命司農少卿梁孝仁重啟了大明宮工程。

第二年,大明宮基本建成,李治遷入大明宮執政,自此,這裡成了大唐王朝最重要的視朝聽政之處。

每逢朔望之日,他會移步大興宮會見群臣;遇登基、冊封、殯葬或告祭等國家大典,也會移於大興宮進行。

聽說葉法善天師已經入京,李治撐著病體,在大明宮接見了他們。

在寺人的帶領下,叔侄倆步入宣政殿。

葉法善天師從容走到御前,抬頭瞻仰聖容。

李治高坐在龍榻上。

原本身形高大的人,因為多年病痛的折磨,明顯比過去多了幾分佝僂。九環帶腰束下,一襲赭黃色捻金滿地日月紋圓領袍衫,略略有些肥大。

那劍眉朗目下,隆準高鼻,兩撇八字須微微翹起,一縷短鬚垂於燕頷,讓他看起來,精神還是不錯的。

“福生無量天尊!”葉法善天師叉手道,“多年未見陛下,今日應召得見,咫尺天顏,雄姿英發,依然不減當年!”

“依稀記得,葉卿離開長安,已有十三載了吧?”李治身體微傾,眯目遙望著他。

“到本月初,剛好十三載了。”

“朕患病多年,早已霜發斑駁,只是被這漆紗籠冠遮住,看不見罷了。倒是葉卿,這麼多年,沒長一道皺紋,沒白一根髮絲,依然是一副神仙面貌!”

“臣已到耳順之年,無所違礙於心,皓首蒼顏是遲早的事。”

“葉卿素有神仙之名,哪有這麼輕易老去!”

“臣不過一介凡人,也有生老病死之苦!”

李治含笑道:“朕得感謝你,將葉法師推薦到宮中,在他的悉心照顧下,朕的風眩症大有起色,發作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!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