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章 清溪觀遠客來訪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戰遼東。直到總章元年,唐軍消滅了高句麗,我才得以調回京師。”
“你回到長安,貧道剛好走了。”
“是啊!我們剛好錯過了!”
李治天皇曾廣召天下高道聚於長安,為大唐皇室祈禳求福。葉法善天師也在其中,常駐禁中,深得恩寵。
乾封三年,他奉命修黃籙齋於天台山。
期間,與好友司馬承禎同去桐柏,入靈墟、遊華頂、過石橋。蔭落落之長松,藉萋萋之纖草,兩人臨青溪萬仞,立翠屏撫壁,司馬負琴,真人撫劍,留下一了段佳話。
山居洗心,清泉濯足,始覺人間喧囂。
完成使命之後,修了一份奏書寄到長安,傲然脫去冠綬,隱於山林,再也不問世事。
葉法善天師道:“貧道遁世多年,不知天下事也。陛下在宮中,龍體可安?”
程務挺失望地搖了搖頭。
“您辭京還鄉後,陛下早年患上的風眩症,日益嚴重起來。萬振法師昇天前,極力提議,將您重新召回。今日,末將奉命而來,請您再次出山,前往長安,為陛下合鍊金丹,以求長生。”
長安的徵召來得如此之快!
葉法善天師深感意外。
萬振法師是淨明宗高道,曾在洪州西山遊帷觀中師事淨明祖師胡慧超法師,修淨明靈寶忠孝大法,得長生久視之道。
貞觀十五年,太宗皇帝特意在嵩山敕建太乙觀,迎萬振法師居之。李治登基後,也常常召他問道,並以國師之禮相待。
葉法善天師曾師從萬振法師六年。
師父慧眼識徒,覺得這位弟子道高德深、天賦異稟,十分鐘愛,極力讓李治召他回京。
“離開長安前,陛下常常讓道士合煉黃白,供他服用。當時,貧道就曾上言, ‘金丹難就,徒費財物。’身患風眩重症,應該積極治療,怎麼還在服用金丹呢?”
“葉天師有所不知,陛下的風眩症發作時,頭昏目眩,言語失利,嚴重之時,目不能視,根本無法操持繁雜的國事,只能下詔,全權委託天后協理軍國政事。服用金丹,實在是出於無奈!”
葉法善天師一時語塞,不知道說什麼才好。
在他心中,李治是一位仁君,兢兢業業,創下永徽之政。天下大治,百姓安樂,大唐輿圖空前廣闊。
前期乾綱獨斷,後期服用金丹,是因為不願意二聖同朝吧?
“陛下的病情,什麼時候開始如此嚴重的?”
“大約上元元年,他的風眩症變得十分嚴重,幾乎不能下榻。當年八月,皇帝尊稱天皇,皇后尊稱天后,二聖共同臨朝議政,但多數時間,他都在後宮養病。前朝軍政之事,基本都是天后在處理的。”
天后本名武照,幷州文水人氏,為大唐開國功勳、荊州都督武士彠的次女。
她通曉文史,善於權謀,智略過人。太宗皇帝在世時入選宮中,受封才人。貞觀二十三年,皇帝駕崩,她與所有嬪妃一起,傳送長安感業寺削髮為尼。
李治繼位後,因早先與武照暗通款曲,對她極有興趣,經常往來於感業寺。
兩年後,向天下宣告,先帝“以武氏賜朕,事同政君”,重新召她入宮,封為昭儀。
永徽六年,李治元妻王皇后被廢。武照在中書侍郎李義府、禮部尚書許敬宗、中書舍人王德儉等人的支援之下,成為大唐繼後。
不久,李治的風眩症時時發作。
武照常常協助他處理國事,開始涉足政壇。他們一起打擊關隴集團,強化中央皇權,一起策劃南征北戰,抵禦外敵。
上元之後,武照以天后之尊獨立執政,黜陟生殺,決於其口,天子只能拱手幕後。
二十餘年經文緯武,張弛有道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