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章 師奉太上老君令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己的大任。
石清道:“子虛師兄的道術、劍術不及大師兄,但琴技是最出色的……”
子虛神氣地一抬下頜,道:“師父是大唐著名的十二音神。這幾年,在他的調教下,我的琴技進步神速,離登峰造極也就差了一點苦練的火候了!”
此話雖然有些自傲,但子虛學琴極有天賦,一點就通。
嶽內取聲,聲出兩池,素手弄來,皆是天籟。
他有一把祖傳的七絃古琴,梧桐木胎,色紫如慄殼,純鹿角沙漆灰,琴身有些許冰裂斷紋,圓形龍池,扁圓形鳳沼,龍池上方刻有四字行草“上古逸音”。
龍池右側,用他最喜歡的一句名言刻隸書銘:“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,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。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。”
上古逸音,金徽玉軫,九德俱備,自然非人間凡品。每逢子虛撫琴弄音,混元峰上便有松鳴鶴舞的瑞象。
喓喓間,松花逐流水,風月清明;喈喈間,鶴唳拍長空,雲卷天際。
兩位師兄齊刷刷地看著小師弟。“石清,你為何出家做了道士?”
石清將雙手往袖子裡一插,縮了一下脖子。
“我是括蒼青田人氏,自小雙親離世,寄養在伯父家中。無奈伯父家貧多子,無力撫養,便將我送到這裡,度為一名道士。”
剛入師門,未得道號,石清只能算是清溪觀的入室籙生弟子。尚在童齔之年的他,一笑起來,便會露出兩顆缺失的犬齒牙洞。
小師弟年紀最輕也最不著調,少不了叫師父操心。
他既不熱衷道術、劍術和醫術,也無宮商角徵羽的天賦,就像天上的星子一樣平凡而不起眼。
可他偏偏心態很好,即使沒有太陽、月亮那麼輝煌,也能自得其樂,不爭不搶。
澄懷碰了碰石清的胳膊。
“師父說,你父母是青田名噪一方的石雕藝人,手藝精妙絕倫,你這雕刻手藝,就是繼承家傳的吧?”
括蒼青田盛產奇石,燈光凍、封門青、竹葉青、石榴紅、藍青田、綠青田,五顏六色,玉質冰清。
這些頑石,經過石清的雕琢,就變為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,瓜果菜蔬,令人稱奇。
石清眼中迷離,淺嘆一聲,道:“哎!父母走時,我才三歲,他們長什麼樣子都不記得,全是自己瞎琢磨罷了!”
澄懷暗暗想道,大匠能與人規矩,不能使人心靈手巧。
也許,師父正是看中了這一點,才把平平無奇的石清收為入室弟子吧!
正想著,師父沐浴齋畢,換了一襲脂玉色的葫蘆紋道袍,緩緩走進風吟殿,斂膝危坐在榆木長榻上。
榆木結花直足几案上,擺著文房四寶,一尊梅鶴同春石雕。
身後,立著八扇摺疊榆木屏風,米白色的絳帛上,畫了一幅青綠山水《千里江山飛鶴圖》。
山巒水墨淡施,薄罩著一層溫蘊俊秀的石青色和石綠色,數只仙鶴在雲光翠影間悠遊嬉戲。
他們跟著師父走入風吟殿,行禮後肅列在兩側。
葉法善天師坐定,正了正衣冠,輕咳一聲,道:“剛才的事情,你們都處理好了沒?”
澄懷道:“張家娘子派人領走了張德良的屍身,三隻白鹿已經就地埋了。”
葉法善天師頷之,微頓一霎。
“昨夜,為師像往常一樣,正在白鶴洞閉關修煉。忽然,天降三位括蒼神人,身長八尺有餘,戴通天寶冠,著雲錦華衣。”
師父能通靈治魅,遇見幾個神人,沒什麼大驚小怪的。
“他們對我說, ‘你本是太清仙境太極宮紫微仙卿,我等奉太上老君敕命而來,有密旨相告!’”
此話一出,三位弟子不約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