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82章 葉靜能飛黃騰達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此時,武氏勢力尚強,如果李哲暴力拆除武氏太廟,就會將自己處於險象環生中。他沒傻到這個地步。
幾天前,他派人去巴州迎回二哥李賢的靈柩,以雍王的身份陪葬乾陵。
這是李賢的第二次葬禮,墓前隻立了一碑墓誌,上書“故雍王墓誌銘”,關於他為何遭貶巴州及其死因,一概沒寫。
只要母親還活著,他就沒有膽量為二哥平反。
女皇的臉色漸漸舒然起來。
“吉頊曾借佛道之爭,建議削弱武氏諸王的勢力。蘇安恆也曾主張將他們全部降為公侯,任以閒職,吾都沒有納諫。陛下復位後,吾終日擔憂,武氏家族有覆滅的危險!”
退下皇位的女皇,突然意識到,自己黜唐立周的行為的確很風光,可是,風光過後,等待她的是一場彌天大禍。
畢竟,李唐宗室在李武之爭中,是付出了血淋淋的代價的。
她活著,武氏子弟暫時不會被清算。將來,沒有了她的庇護,武氏家族的老老小小該如何生存下去?
李哲壯起膽子,瞠目注視著母親。
一場變革,讓她更加衰老了,好似一支殘燭,一陣微風就能將她瞬間撲滅。
他不禁動了惻隱之心,雙手緊緊握住母親的手。
“朕與武氏子弟,曾在通天宮裡一起稟告天地,盟誓和好,一定會與他們和睦相處,以手足之情相待的!”
“吾特意作主,將陛下的新都郡主李沁兒,嫁給驍衛大將軍武承業的兒子武延暉,將安樂郡主李裹兒,嫁給梁王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,讓你們既是姑表兄弟,又成兒女親家。”
李哲輕輕摩挲著母親枯瘦的手背,極力給她最大的安慰。
“朕也希望,武氏子弟多多迎娶李氏女兒,李氏子弟多多迎娶武氏女兒,兩族親上添親,多好啊!”
在權力面前,親情原本不值一提。女皇為了武氏家族將來能有一條活路,苦心焦慮,所能想到的只有結親這個辦法。
所以,她竭盡全力促使李武兩族聯姻,讓他們血脈相融,一笑泯恩仇。
女皇仍然有些不放心。 “就算陛下不計前嫌,朝中的大臣們也是不會放過武氏子弟的!”
“朕怎麼做,阿孃才能徹底放心?”
“請陛下把梁王武三思、建昌郡王武攸寧、河內郡王武懿宗等十四位親王,全部都由王降為公。不然,吾懸懸在唸,寢食難安!”
李哲思索片刻,道:“好!朕答應阿孃的要求!”
女皇的臉上,終於漾起了笑容。
“陛下和婉兒的婚事,也該儘快操辦了。吾看過吉日,你們就定在冬至之前,十一月二十六日成婚吧。吾已經八十一歲高齡,就怕等不到喜日那天了!”
李哲偷偷瞄了上官婉兒一眼,神情凝重地頷首稱是。
神龍元年五月,李哲下了一道敕旨,將十四位武氏親王,全部降了一個等級,以定人心。
梁王武三思降為德靜郡王,量減實封二百戶。
定王武攸暨為樂壽郡王,建昌郡王武攸寧為江國公,河內郡王武懿宗為耿國公,會稽郡王武攸望為葉國公,臨川郡王武嗣宗為管國公,建安郡王武攸宜為息國公,高平郡王武重規為鄶國公。
繼魏王武延義為魏國公,淮陽郡王武延秀為桓國公,高陽郡王武崇訓為酆國公,鹹安郡王武延祚為鹹安公,嗣陳郡王武延暉為陳國公,安平郡王武攸緒為巢國公。
宗室待遇,各依級別削弱。
一同發出的,還有一道封葉靜能法師為國子監祭酒、封鄭普思為秘書監的敕旨。
作為李哲的恩師和股肱心腹,葉靜能法師在他登基之後,就被封為正五品下的尚衣奉御。
鄭普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