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80章 挾天子以令諸臣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長安四年五月,興泰宮建成。女皇拖著懨懨病體,幸臨了萬安山。

她形銷骨立地站在興泰宮裡,憑欄長眺。

雖然已到炎夏季節,萬安山中,綠廕庇日,薄蟬鳴林,林下清風拂衣。

不遠處,那峻極連天的峰巒,挺拔林立,猶如鬼斧神工一般。群峰延綿幾十裡,與嵩山遙遙相對,形成一道巍峨壯觀的景象。

盛夏炎瘴蒸如火,清涼到此頓疑仙。女皇蒼白的臉上,浮起了一絲笑容。

一同隨行的宰相姚崇來到女皇身後,行了個叉手禮。

“陛下,興泰宮建成,蔚為大觀,洛陽又多了一道風景。老臣賀喜之餘,還是向您要說一說心中憂慮。”

女皇轉過身來。“姚卿有何意見?”

“三陽宮建成不到四年,陛下就將其拆毀,另建了這處興泰宮,徵用無數勞工,耗費巨大,造成雙重浪費。左拾遺盧藏用說得對,此舉會傷陛下之仁。可惜,您不以為然!”

女皇心頭湧起一陣慚愧。

“三陽宮在登封東南三十里處,距離洛陽太遠,朕想去避個暑,要受舟車勞頓之苦。興泰宮建成,今後,朕就可以在洛陽頤養天年了。”

她的聲音是綿軟無力的。

姚崇聽了,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年邁的母親。

“陛下頤養天年,倒也無可厚非。老臣家中,老母尚在,正臥病在榻,無人侍奉左右。如此一說,恨不得馬上向您辭去宰相之位,回家陪母親最後一程,以盡孝道。”

“尊上多大年紀了?”

“母親劉氏,已經年過八旬。”

“和朕差不多年紀。”

姚崇嘆道: “臣十二歲那年,家父殉職於任上,母親一人擔起了一家重任,含辛茹苦培養我們兄弟二人。到了風燭殘年,卻不能侍奉母親身邊,讓她安享晚年,反而教她日日為我們擔憂宦海風波。”

兩人憑欄交心,談了很多。

女皇感念姚崇的一片孝心,同意暫時免去他的宰相之位,保留其相王府長史一職,準他三個月假期,回家奉養老母。

朝中大臣商議國事,發言盈庭,檄書如雪。

姚崇在朝的時候,總是剖析若流,貼心地梳理好各家意見,並將自己的建議寫好,供女皇參考,一切都有條有理。

他坐過的那張胡凳,空蕩蕩地擺在御前,女皇十分不習慣。

她覺得朝廷離不開姚崇,在洛陽慈惠坊賜宅一座,讓他帶著母親一起回京,提前將他召了回來。

處理完政事,姚崇回到家中,侍湯奉藥,母子皆悅。

女皇讓他兼任夏官尚書,同鳳閣鸞臺三品。

姚崇婉言推辭道:“陛下,老臣是相王府屬官。您讓我兼任夏官尚書,執掌兵權,東宮必定會有所顧慮。此事,會把相王殿下推上風口浪尖,造成兄弟異心,望您收回成命!”

女皇想了想,也覺得不妥,便改任姚崇為春官尚書,同鳳閣鸞臺三品。

長安四年八月,突厥大酋移力貪汗和使節莫賀幹回到了東突厥牙帳。

鑑於兩國已經達成了和親關係,阿史那默啜下令,以盛大的儀仗,將扣留了六年的武延秀送歸大周。

脫身還朝,回到神都洛陽,武延秀馬上入宮,覲見了女皇。

萬安山回來後,女皇的龍體並沒有好轉,日日病臥在迎仙宮長生殿裡。

物是人非,未語淚流,祖孫倆抱頭痛哭了一場。女皇封他為左衛中郎將,留駐在洛陽。

這份喜悅,也沒有讓她的身體有丁點恢復。

忽而清醒,忽而糊塗,每天渾渾噩噩地昏睡在深宮中,無法處理國事。

大臣們所奏的國事要事,皆由二張代勞處理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