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80章 挾天子以令諸臣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不久前,張易之和張昌宗在定州私置了一座寺院,把長安大德寺中的十名僧人調到那裡,僧人們不願前去,上訴到朝廷。

姚崇不顧張易之的屢次說情,斷停此事,得罪了他們。

張氏兄弟因蘇安恆一事,正記恨於心。他們在女皇面前點手劃腳,細數姚崇的幾大罪過。

女皇病重昏聵,聽信了張氏兄弟的話,將姚崇貶為司僕寺卿,但保留了他的宰相頭銜。

長安四年九月,姚崇出鎮靈武,充任靈武道行軍大總管、安撫大使。

離京之際,他來到女皇榻前辭行。

女皇正從昏睡中清醒過來,緊緊抓著他的手,道:“姚卿要離開洛陽,離開朝廷了嗎?”

“是!老臣明日就要啟程去靈武了!”

“朕整日迷迷糊糊,姚卿走了,三省無人能夠主持大局,你趕快在百官之中,舉薦一個可任宰相的人。”

看著那油盡燈枯的樣子,姚崇心裡十分難受。

他認真地想了想,道:“陛下,百官中,秋官侍郎張柬之深沉穩重,有謀略,能決斷大事,最有宰相之才。陛下用之,必定能盡節於國!”

女皇深深吸了一口氣,道:“朕突然記起來,張柬之是狄公生前數次力薦的宰相人選。回到朝中那麼久,朕卻一直忽視了他!”

“張柬之已經年老,您若要提拔他,就要趕快任用!”

女皇苦笑道:“是啊!宰相之才,就應該立於宰相之位!這麼一個能臣幹吏,怎能讓他屈位於秋官侍郎呢?”

生老病死,時至則行。

女皇幾度陷入昏迷,幾度清醒過來。每次醒來,她都不知道,這沉甸甸的大周江山交給誰,才能真正讓自己放心。

讓太子監國,她害怕武哲借監國之名,直接上位,一腳踹了自己。

交給張氏兄弟,兩人畢竟是異姓王公,如果他們身懷不臣之心,舉兵奪權,自己根本無力反抗。

還是三省宰相最可靠,他們相互牽制、彼此制衡,皇權依然牢牢掌握在她的手中。

趁著自己還清醒,女皇馬上召見了張柬之,授官鳳閣侍郎,同鳳閣鸞臺平章事,還提拔了韋承慶為鳳閣侍郎、同鳳閣鸞臺平章事。

姚崇走後,女皇病得越發厲害,只能蟄居在長生殿裡,伏枕養病。

身邊,只准張氏兄弟侍奉。太子武哲、相王武輪、太平公主、武氏諸王,以及宰相、外臣,已經數月無法與她相見。

新任的宰相張柬之經常帶領眾臣聚集在迎仙宮外,等著見女皇一面,每一次都是失望而歸。

鳳閣侍郎崔玄暐遞上了一道奏書,書曰:“太子殿下、相王殿下,仁明孝友,完全可以在您身旁足侍湯藥。皇宮乃是禁內重地,事關重大,希望陛下不要讓異姓人隨意出入。”

幾天後,奏書上寫了“德卿厚意”四個字,送回到他的手上。

看字跡,應該是二張兄弟批的。

長安五年正月初一,女皇忽然下令,改元神龍。

很多大臣覺得,這次改元,並不是女皇的意思,也是二張的主意。

這幾天,不少人在洛陽街頭飛書,揭發張氏兄弟的罪行,還有人將匿名大字報,張貼於洛陽的通衢鬧市,上書“張易之、張昌宗兄弟有異謀”等墨字。

一時間,洛陽城裡風雨滿樓,人人自危,每一天都籠罩在一股不祥的氣氛中,好像又回到了那個不堪回首的酷吏時代。

女皇病入膏肓,張氏兄弟心裡害怕極了。

世人側目、百官憎恨、又與東宮結下不共戴天的血仇。女皇駕崩之日,就是兄弟倆大禍臨頭之日。

他們蝸居在迎仙宮裡,身披白袍,神色頹廢,臉上掛著末日的悲哀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