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76章 隆慶池滿起流言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他說,魏元忠忠心耿耿,沒有謀反,是張氏兄弟誣構他。

坐在大殿上的張易之和張昌宗氣急敗壞,一怒而起,反口稱張說也是魏元忠的同謀。

女皇年紀雖然大了,但心裡清澈見底,並不糊塗。

魏元忠向來賦性坦直,對朝廷忠貞不二,怎會心懷不軌呢?

因為寵愛二張,兩者只能選其一。她狠了狠心,貶魏元忠出京,做了個小小的端州高要尉。

魏元忠宦海沉浮,第三次踏上了流放之路。張說觸怒二張,被流配欽州。高戩也被貶謫嶺南,不久就客死異鄉。

張氏兄弟雖然勉強獲勝,但明眼人一看便知,他們如秋後的螞蚱,蹦躂不了幾天了。

女皇對他們的庇護,越來越蒼白,越來越力不從心。

高戩是太平公主十分寵愛的男嬖,張氏兄弟此舉,深深地傷害了她。

作為李氏的女兒,武氏的息婦,她開始警覺起來。

二張在朝中權勢熏天,朝野上下,怨聲載道。早晚有一天,大週會四海鼎沸,滄海橫流。

眼見母親年紀越來越大,朝中局勢越來越撲朔迷離。太平公主無時不刻都在擔憂之中。

數次到蓬萊殿求見母親,都吃了閉門羹。

女皇倦政,將政事丟給張氏兄弟,自己躲在宮中怡養聖體,不想見到任何人。

貼身侍衛李猷叉手道:“公主殿下,吾皇一直避而不見,拖下去也不是辦法。聽說相王殿下散朝後去了隆慶坊,您還是找他商量一下,該怎麼辦吧!”

“走!我們去找相王!”太平公主轉身就走。

她的牛車剛走到隆慶坊街口,就無法繼續前進了。

太平公主正在車輿裡閉目養神,見牛車停了,便掀起一角車帷,問道:“李猷,前面何人擋了道?”

“公主殿下的紫金雲母牛車,在長安洛陽,哪個不認識?哪個敢擋道?前面隆慶坊裡有一口隆慶井,溢水成災,水深沒過腰胯,實在是過不去了,我前去看看!”

說著,他跳下車子走了。

太平公主掀開車帷一看,眼前一片汪洋,足足有二十丈之寬。

圍觀的百姓裡三層,外三層,聚集在這裡看熱鬧。

她有些奇怪。

隆慶坊原本是塊平地,偶有雨水流潦成小池,天晴了很快就枯涸不見了,哪來的這麼多水呢?

正躊躇無措時,乍然看見波光粼粼的水池裡,隱隱約約有一條身披金鱗的巨龍,左右一對五彩羽翼,張牙舞爪,雙須飛動,好像要躍出水面,衝著她猛撲過來。

太平公主花容失色,放下車帷,急忙呼喊李猷回去。

李猷聽到她的聲音,馬上轉身回來了。

他一邊拉著牛頭,一邊道:“剛才,聽一位百姓說,大約一年前,隆慶井突然往外溢水,時間久了,地面塌陷下來,積成了這口澇池,百姓就稱之為隆慶池。”

“萬年縣衙都不管嗎?”

“隆慶坊坊正彙報到萬年縣衙,衙門來人疏通了好幾次,依然堵不住水源,只能聽之任之了!”

“你快點走,離開這裡!”太平公主催促道。

“好嘞!”李猷一揮鞭子,牛車緩緩駛離了隆慶坊。

車輿裡傳來太平公主略帶慌張的聲音:“李猷,剛才在隆慶池裡,我見到了一條黃龍!”

李猷沒有看見什麼黃龍,以為太平公主在開玩笑,不由得“噗哧”一聲,笑了出來。

“殿下,我只在皇宮裡,見到過龍椅、龍袍,從未見過什麼真龍!”

“沒騙你,真的有一條黃龍盤踞在隆慶池裡!”

“剛才有人說,相王家五位郡王從洛陽回到長安,住在這裡一年,隆慶井便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