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75章 上官氏暗渡風月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太子的呼聲也越來越高。

機敏的上官婉兒,已經嗅到了一絲兵變的氣息。

她和張氏兄弟一樣,不得不考慮起自己的未來。

如果女皇不幸倒臺了,或者龍馭賓天了,將來的歸宿會在哪裡?

太平公主說,能配得上她的男子,應當是朝堂上某位驚才風逸的才子。

太子武哲、相王武輪、梁王武三思,建昌郡王武攸寧、河內郡王武懿宗,甚至朝中一些宰相太傅,她都一一審視過。

這麼多位高權重的男子,本以為風流瀟灑、相貌俊雅的武三思是個不錯的選擇,卻沒想到,女皇對他的侄子,是如此的不屑和鄙視。

“剛才,你和梁王討詩論賦的話,朕都聽見了。有一點,朕有不同意見。詩賦於清麗空靈之中,間以波瀾壯闊的句子,才是風流蘊藉之筆!”

“是!”上官婉兒的眉眼稍抬了一下。

“一首好詩,結句最為重要,讀到最後,當如餘音繞樑,清音無窮。”女皇轉身往蓬萊殿走去,“世間女子,才華富藻者寥寥無幾,如果屈身嫁於這些樗櫟庸材,就如一首好詩,敗在了結句之上!”

上官婉兒弭耳伏跪在冰冷刺骨的地上,額頭深埋在掌心裡,聽著女皇的腳步聲,一點一點消失在遊廊盡頭。

久久不願起身,好像落入了無邊無涯的迷茫中。

其實,女皇有意將武輪與上官婉兒撮合在一起。

武輪比她年長兩歲,兩人都精通筆墨,寫得一手絕塵好字。在女皇眼裡,他們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妙人。

相王府裡,至今只有豆盧慈音、王芳媚等寥寥幾位側妃。

武輪妻室空缺那麼多年,女皇有些於心不忍,若將上官婉兒嫁給他,便可左右安心。

忠心陪伴自己二十五年,至尊至貴的相王府正妃位置,值得留給她。

長安三年一月,倭國第七批使團到達長安,向大周王朝畢獻方物。

三月初,長安春暖花開。女皇下詔,在大明宮麟德殿舉行國宴,答謝遠道而來的倭國使節。

女皇吃不準,武輪和上官婉兒是否心有感應,特意囑咐宮婢,將他們安排在同一張席上。

宴集當晚,諸王與文武百官歡聚一堂,鼓樂絲竹嫋嫋鳴起,一場輕歌曼舞,拉開了歡樂的夜幕。

女皇不時地朝他們的席上投去目光。

急竹繁絲,如珠落玉盤,武輪好像充耳不聞,一臉木然地坐在席上。

上官婉兒與他既不推杯換盞,也無一句言語交流,倒是與上座的太子妃韋晚香交談甚歡,言笑晏晏。

看得出來,上官婉兒喜歡慧心妙舌的男子,對寡言少語、不苟言笑的武輪沒有多少興趣。

武輪並非女皇最疼愛的皇子。

退下皇嗣位後,地位更加尷尬,成了一位冷灶旁支,不成氣候的親王。

在她的心目中,武輪如今的地位,遠遠不及梁王武三思。

上官婉兒坐到身側,武輪便明白了母親的用意。

三郎隆基常說,上官婉兒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人物。

她看似溫婉可人,不矜不伐,實則八面玲瓏,城府深阻,一般人難以窺測她的內心。

好不容易擺脫了母親的監視和束縛,重新得以自由,又怎會將她最信任的女官迎到身邊,在相王府中埋下一枚隨時會爆炸的火雷呢?

縱然上官婉兒文思如泉,才高八斗,武輪決不會多看她一眼,更不會與她聯姻,成為一家人。

這樣的結果,不言而喻。女皇頗為失望。

倭國大使粟田真人容止溫雅地走到御前,朝著女皇和諸王深深鞠躬。

他頭戴進德冠,身著交襟寬袖紫袍,系一根白藤色瑞錦紋絲絛,腳蹬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