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69章 寵二張怒殺皇孫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女皇臥病期間,狄仁傑數次到迎仙宮探望。

他想找個契機,勸她下放權力,讓武哲監國,以鞏固他的太子之位。

坐在龍榻前,狄仁傑冷眼看著張氏兄弟端茶送水,殷勤獻媚。

待到他們離開,才忍不住說道:“二張兄弟在您左右,實為盛名之累。陛下志在千秋,留此汙點,殊為可惜,希望能罷去二張!”

女皇病容倦怠,道:“此話,也只有狄公敢當面對朕直說,換了別人,一萬個腦袋都不保了!”

“老臣今年七十一歲,已經賺了人間七旬歡愉,陛下要我這條老命,老臣給了便是!”

女皇撐起身來,肅然道:“狄公把這顆腦袋獻出之前,可要好好給朕推薦一位宰相接班人。不然,大周朝廷可要罷工了!”

狄仁傑會心而笑,略一思索道:“陛下若求妙筆文章,現任宰相李嶠、蘇味道足夠了。若是求卓犖奇才,老臣向您推薦一人。”

“此人是誰?”

“洛州司馬張柬之。”

“張柬之?”女皇唇間含著這三個字,腦袋裡努力回憶著此人。

“年輕時,他涉獵經書史籍,補缺為太學生。當時的國子祭酒令狐德棻認為他是奇才,一直以帝王輔臣相待。”

“朕依稀記得,張柬之以六十四歲的高齡,獲得永昌元年策問第一名,授官鳳閣舍人。後因論事被貶為合州刺史,後又出任蜀州刺史、荊州長史。”

“是的,老臣多次向您推薦過他,可是,您只將他從荊州長史提拔為洛州司馬。”

“他已經得到擢升,難道狄公不滿意嗎?”

“陛下向來慧眼識才,卻只提拔張柬之為洛州司馬,這是大周朝廷的一大損失!他雖然年老,依舊有宰相之才。起用他,必定會為朝廷盡心竭力!”

自神功元年,短短兩年多的時間,女皇啟用了二十多位宰相,大部分都是隨用隨罷,不能久任。

只有婁師德、魏元忠、王及善、李嶠、蘇味道等人在位時間比較長久。

婁師德、王及善卒於聖歷二年;魏元忠回朝後,不再慷慨論事;李嶠、蘇味道雖然妙筆生花,但只擅於獻媚,並沒有什麼治國之才。

這些人都未深得女皇的信任。

她只將狄仁傑引為真正的知己。兩人互相信任,互相成就,成了配合默契的一對君臣。

女皇沉吟片刻,道:“杜景儉調任秋官尚書後,因漏洩機密,貶為幷州長史,不幸在途中病逝。狄公一再推薦張柬之為相,就先升他為秋官侍郎,試用一段時間後,再接替杜景儉的秋官尚書之位,提拔為宰相吧。”

狄仁傑眸光微動,叉手道:“陛下聖明!”

“你如此器重張柬之,說明他必定是個治國之才!你推薦的姚崇、敬暉、桓彥範等人,皆已成為大周的股肱之臣。天下桃李,盡在狄公門下矣!”

“老臣薦賢為國,非為私也!”

自石淙會飲歸來,狄仁傑的身體也每況愈下。數次以老病為由,乞求致事,女皇都沒有同意。

她免去了狄仁傑在南衙的宿值,並囑咐鳳閣同僚:“若非軍國大事,不可煩勞狄公。”

狄仁傑並未放縱自己,終日操勞於國政,努力回報女皇對他的信任。

他讓女皇任命蒙池都護、竭忠事主可汗阿史那斛瑟羅為平西軍大總管,鎮於碎葉城。

後來,由於東突厥和吐蕃的攻擊,阿史那斛瑟羅率部落移居內地。突騎施烏質勒部落興起,趁機吞併了他的領地。

他說服女皇,不殺契丹降將李楷固和駱務整,並以李楷固為左玉鈐衛將軍,以駱務整為右武威衛將軍,率兵擊打契丹叛黨。

久視元年七月,李楷固、駱務整凱旋歸來,獻契丹俘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