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85章 神龍五王遭屠滅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李哲復位以後,有意重拾唐初尊老崇道的風氣,下令恢復老子太上玄元皇帝的尊號,舉人停習《臣軌》,依舊例學習《老子》。

道教重新取得了三教之首的地位。

但他並不排斥佛教。

據說,李哲出生時,神光滿宮,自庭燭天。

著名的玄奘法師與高宗天皇大帝的私誼很厚,請求皇帝讓李哲皈依三寶,寄名出家,號曰佛光王。

或許是內心憎恨母親藉助佛教勢力,篡奪大唐江山。

他登基後,屢次提高道教地位,重用道教人士,暗中打壓大周時期如火如荼的佛教氣焰。

神龍二年二月,葉靜能法師被封為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,一躍成為大唐道教的領軍人物。這在歷朝歷代,被授予官職的道士中,是絕無僅有的。

當初,預言高祖皇帝為真龍潛世,佐唐有功的道士王遠知、潘師正等人,得到的也只是一個“太中大夫”的從四品小官。

高宗天皇大帝在世的時候,葉靜能法師的金丹服餌養生術,根本得不到重視。

葉法善天師向來反對他研練金丹,一句“金丹多為有毒之物,不可強身壯體”,就搶走了他所有的風頭。

則天大聖皇后以佛教為國教,道教地位在此時跌到了谷底。他在玄元廟裡偏安一隅,尚能保得七尺之軀,已是萬幸。

熬過漫漫長夜,終見黎明曙光。葉靜能法師金鼎可期,羽衣而立,甚是春風得意。

不管哪位大臣上表彈劾他“不修正中以事君,妄引鬼神而惑主”,李哲都會堅定地站在他那一邊。

倒是葉法善天師,苦守紫澤觀,門庭冷落,無人問津,與弟子悽慘度日。

神龍二年十月,因皇后本家在長安杜陵,不喜歡洛陽。李哲決定,將都城遷回長安。

遣散三千多名年老的宮人,剩餘年輕力壯的寺人、婢女、宮匠,和文武百官一起,隨他一同遷回長安。

左散騎常侍李懷遠為同中書門下三品,充任東都留守。

帝駕過了崎嶇的崤函古道,走了數天,終於行至灞河、滻河之間的霸陵原,李哲下令原地休憩。

葉靜能法師下了馬車,知厚和無虞緊跟其後。

“你們不要跟過來,師父想獨自待一會兒。”葉靜能法師道。

知厚和無虞聽了,叉手離開了。

葉靜能法師鬚髮皆白,身穿雲水色道袍,手持馬尾拂塵,飄然走在霸陵原上,遠遠望去,好像哪位神仙下凡,降臨在此處。

舉目遠眺,晴空萬里,不掛一絲雲彩。

腳下的霸陵原地勢雄偉,蜿蜒起伏,風積黃土,一片蒼涼。據說,天氣晴好時,站在這裡,可以鳥瞰長安城。

耳邊傳來熟悉的聲音。

“師叔,關中大地,地貌雄奇,和江南婉約的青山綠水相比,真是迥然不同啊!”

回頭一看,原來是侄兒葉法善天師。

“關中,也有山水之勝,多在在終南山下。那裡氣象清絕,風光無限,和江南山水一樣盪漾多趣。”

“師叔見多識廣,侄兒在長安和洛陽,極少出來遊山玩水,使得眼界淺薄了!”葉法善天師走到近前,叉手施禮,“回到長安,您依舊入駐玄都觀嗎?”

“陛下允諾,為玄都觀加蓋數座大殿,擴充三百名道士,這裡很快就會成為長安最龐大最壯觀的道觀。侄兒你呢?回到長安後,打算在哪座破觀立身?”

葉法善天師垂著腦袋,語氣平和,道:“無論有多破,侄兒只求一簷可避雨,一枝可棲身,便心滿意足了!”

“師叔沒什麼見識,但在識人方面,還是強於侄兒的!”葉靜能法師輕蔑地睨視他一眼,嘴角勾起一抹森冷的笑意,“你忠心追隨的相王,成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一顧傾人城

亦傾藍

嫡女驚華:傾世小魔妃

紫涵雨

開元帝師

子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