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洵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85章 神龍五王遭屠滅,開元帝師,子洵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了冷灶旁支的親王,今後,還願意繼續追隨他嗎?”
“師叔年過期頤,依然不墜青雲之志,掌監學之政,領玄門之業,侄兒為您感到驕傲和自豪!”
閒聊了幾句,葉法善天師深深感覺到,自己與師叔已經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。
信念上格格不入,精神上形同陌路,說再多的話,也不會找到彼此的共同話語。
人各有志,何求同歸!尋個藉口,訕然離去了。
德靜郡王武三思走了過來。
那幽深的狹眸,緊緊追隨著葉法善天師的背影,冷冷道:“聽說,葉天師是你的血親侄兒?”
“他的確是貧道的侄兒。”葉靜能法師似笑非笑,“修道多年,他融攝天下各門各派,法術頗深,尤其擅長符籙。”
“在洛陽那麼多年,不見你們有多少你來我往。他與相王,倒是河同水密,情同師徒!”
“也許忌諱與我並驅爭先,所以,有意疏遠吧。”
“白鶴乘空何處飛,青田紫蓋本相依。本王向來喜愛這些鶴鳴九皋之士,可惜,他投身敵人營帳,不為我所用,這樣的人,是留不得的!”
武三思的話,像一記洪亮的鳴鐘,敲醒了葉靜能法師。
他從來沒有對侄兒動過殺心。
但這麼多年,侄兒與自己離心離德,有時候還讓他進退觸籬,的確成了他前進的障礙。
葉靜能法師的嘴角微抿了一下。“那要看他是否有棄暗投明之心了!”
站在霸陵原上,天地一覽無餘。
想起那場神龍之變,武三思的心中不由自主地燃起一把怒火。
他咬牙道:“一場變革,徹底改變了朝中政局!這些亂臣賊子,為了復辟大唐,設計扳倒了則天大聖皇后,致使我們武氏子弟落到了仰人鼻息的地步,本王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的!”
葉靜能法師道:“五王的確該死!神龍之仇,殿下必定要報!”
他是在神龍之後得到重用的,可以說,是神龍之變的受益者之一。
但崔玄暐和桓彥範等人,多次彈劾他“挾小道以登朱紫,因淺術以取銀黃”,不能勝任國子監祭酒之位,讓他感到極度不滿。
“駙馬王同皎怙惡不改,想刺殺本王,事洩後被斬。我趁機告發五王與他同謀作亂,他們再次被貶。可恨的是,五王在朝中威望太高,本王沒有合適的藉口,一舉除掉他們!”
王同皎是個慷慨之士,不滿神龍成果被韋武一黨竊取。
他與王琚、張仲之、祖延慶、周憬、李悛等人謀劃,趁為則天大聖皇后送葬時,埋伏弓箭手射殺武三思,結果被宋之問兄弟告發了。
“五王一心想要清除武氏子弟,只是礙於陛下庇護你們,沒有動手罷了。這幫惡人,如果不及早除掉他們,將來再次崛起時,一定不會放過您的!”
“本王不知,世間何謂善人,何謂惡人。於我善者就是善人,於我惡者就是惡人!”
武三思惡狠狠地說著,幽冷的黑眸緊緊盯著天邊的幾隻飛鳥。
則天大聖皇后生前精心策劃,讓武氏家族和李氏家族聯姻化仇,自己去帝號稱後,與高宗天皇大帝合葬乾陵,這一切,都是為了保全龐大的武氏一族。
當然,也有上官婉兒從中斡旋的功勞。
所以,武氏家族依舊得以續存,沒有像漢朝的呂后家族一樣被清洗,也沒有像當年的長孫皇后家族一樣被清算。
葉靜能法師悶笑一聲,道:“貧道斗膽,敢問殿下,大唐天下,誰的地位最為尊貴?”
武三思道:“毋庸置疑,當然是陛下和皇后了!”
“大敵當前,必須抵背扼喉,塞其歸路!要是想方設法,給五王按上一個對陛下和皇后大不敬的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