櫻風夜宇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十章 內宮朝會,虎嘯山河,櫻風夜宇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是地位高而且它還有一個特權,那就是他不用皇帝調令,直接掌握運用天下各路兵馬。

好比公孫瓚和公孫續手下計程車卒,除了親衛外,都是人家一句話就可以收走的,這讓公孫續心裡不禁有些小九九。

看來自己得和他打好交道啊!

不過坐在左手邊這麼一對文武到還真是像那麼一回事,不過隔路的是,漢代應該是以三公與大將軍的地位為高,可如今王允卻有些專權的樣子。

上任太尉鄧盛死後,董卓便和聯軍打的不可開交,也就沒有時間再立,王允現在竟然以這個為藉口先不打算設太尉,這可讓人有些難以接受。

《禮記》中規定左為尊,但秦朝不一樣是以右為尊,西漢覆滅秦朝後繼承了秦制,西漢的丞相都是尊在右邊,不過到東漢又恢復了西周禮儀左為尊。

王允現在簡直就是雙尊在身,劉協下召讓他簡單的輔助攝國而已,如今他大有後世架空皇帝攝政王的感覺,幸好有皇甫嵩這個大將軍制衡著。

大將軍與三公都是萬石,原本三公地位在大將軍之上,但到漢和帝的大將軍竇憲他家族權勢非常大,導致朝廷的逐漸失去了平衡。

從那以後大將軍地位超過了三公,不過沉浮之間,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,三公和大將軍的地位也就平起平坐了。

剩下的文武百官雖然公孫續不認識,不過也超不出三公九卿等位置,從前往後從左往右按官職大小在大殿的下方按部就班排列。

基本上就是光祿勳,衛尉,廷尉,宗正,大鴻臚,少府,九卿以及包括太子少傅、將作大匠等等兩千石以上高官。

公孫續則是屬於最靠右後方的那位,自己才六百石,哪怕就是公孫瓚也才一千五百石。

不過也是從他出徵邊塞平定叛亂到這次救駕大功,二人的功績都羅了一筐,可是董卓那是真不會做人啊。

他要是用皇帝名義賞賜自己和父侯,那也不至於落到天下皆敵的局面,舉薦了袁紹、袁術、曹操等諸侯,結果最後就是這些人反他最歡。

氣人不?

公孫續想著想著,不經意間偷偷瞄了一眼上座之人,那金光閃閃的龍騰圖案很是耀眼。

漢獻帝劉協也不是在雪堆裡的那個得得瑟瑟的小孩紙,此刻他沒有一點病容的坐在龍椅。

一身鮮紅色的龍袍霸氣側漏,不過公孫瓚看的出來他是硬撐著的,這倒也充分詮釋了漢朝天子,只庸不昏的這句話。

本來公孫續進來的時候就挺緊張的,所以就一直跟在公孫瓚的身後,自己的父侯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。

可當他看到劉協的服裝後,紅黃相應間的衝擊感,那簡直顛覆了公孫續對於皇帝服裝的認知。

紅色的龍袍?

當真是別緻啊!

其實在中國古代唐宋之前,君王對於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還沒有明確規定,唐宋之後皇帝的衣服才被認定為黃色。

據《禮記》記載,西周、東周時期“天子著青衣”,而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紛爭混戰,袍服更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。

皇帝所穿的“龍袍”也並非都是黃色的,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所穿的龍袍就是黑色袍服。

因為秦始皇對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深信不疑,認為夏是木德,殷是金德,周是火德,殷取代夏是金克木,周取代殷商為火克金,而秦取代周王朝,理所當然是水克火了。

根據陰陽五行學說,東方為木,色青;南方為火,色赤;西方為金,色白;北方為水,色黑;中央為土,色黃

因此秦代的“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。西漢時期的龍袍主要是沿襲秦朝龍袍的特點以水德居服黑色。

一直到漢文帝劉恆時才開始棄用黑色,十五年服黃色,十六年服紅色。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虎嘯山河

櫻風夜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