櫻風夜宇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九十章 內宮朝會,虎嘯山河,櫻風夜宇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據《史記·孝文帝本紀》記載,這是緣於劉恆認為大漢王朝應“協於火德”
晉代時轉而崇尚金德,以赤色為貴,所以晉代的皇袍採用的都是大紅色。
至於後世所認為的“黃袍”,其實始流行於隋唐時期,當時崇尚著“以黃為貴”,“黃袍”成為帝王的專用衣著。
據《唐六典》記載隋文帝著柘黃袍,巾帶聽朝,柘黃是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黃色,也就是杏黃色,但在當時還未禁民間穿著黃色服飾。
唐承隋制,《舊唐書·輿服志》記載此後的天子穿赤黃色袍衫,而臣民“仍許通著黃”。
真正在民間禁用黃色是在唐高祖武德年間,皇帝不願意和一般人同著黃袍,於是下詔“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”。
據宋代王楙所撰的《野客叢書·禁用黃》記載:“唐高祖武德初,用隋制,天子常服黃袍,遂禁止庶不得服,而服黃有禁自此始。”
據《新唐書》卷二十四《車服志》記載:“至唐高祖,以赭黃袍、中帶為常服……禁臣民服。”
並以此規定了其他官員袍子的顏色:三品以上為紫,四品五品為朱,六品七品為綠,八品九品為青。
唐高宗李治更於總章年間頒詔強調“一切不許著黃”。
“黃袍”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徵,則始於宋太祖趙匡胤“黃袍加身”的陳橋兵變。
公元959年,周世宗柴榮崩,八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。殿前都點檢、歸德節度使趙匡胤等掌握了軍權。
公元960年正月初一,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,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,行至陳橋驛趙匡胤手下眾將便將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他的身上,跪拜在地山呼萬歲擁立他為皇帝。
到宋仁宗趙禎時,還規定一般人士衣著不許以黃袍為底或配製花樣,自此不僅黃袍為皇帝所獨有,黃色也成為了皇帝專用。
黃袍又因袍上繡有龍形圖案,索性被叫成了“龍袍”。
不過紅色大龍袍視覺衝擊上的確讓人難受,公孫續沒感覺哪裡霸氣了,就和所謂的超人,就是頭上套了一個褲……而已。
也不知道是王允定的,還是劉協這個小娃娃不懂,按照正規漢朝會禮儀,這種朝會模式應該是在洛陽南宮的崇德殿。
文武百官依次跪拜,行大禮,贊禮官按照名冊點人,而這次的朝會竟然開到了這裡,這也難怪公孫續會緊張了。
畢竟壓根沒有這種講究啊。
不過現在他是放心了,經過自己謹慎的查探一番後,看來這內宮之中除了臺上左右兩側有少許面無表情的侍衛之外,就是連太監也沒有半個。
“難道何進將宦官殺絕了!”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