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塵瞭然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61章 三國鼎立!,三國之雄漢重鑄,無塵瞭然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自從曹丕的聖旨來到江東之後,江東群臣之中便充斥起了各種聲音。

以張昭為首的文臣,主張孫權接下這份旨意,乘勢稱王。

而以呂蒙為首的一眾武將則強烈反對孫權接下這份旨意,因為他們剛跟曹魏合肥交戰。

曹丕不可能這麼好心讓孫權稱王,這份旨意肯定是曹丕的陰謀。

而且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合肥之戰中,他們敗於曹魏之手,損兵數萬。

如果現在接下這份旨意,即使能夠成功稱王,那如何對得起戰死的數萬將士?

如此作為必定會令江東全軍寒心。

如果如此低三下四的接下這份旨意,無異於是讓孫權向曹丕稱臣。

張昭是文臣之首,呂蒙是大都督,是統領全軍的大將。

可以說這兩個人合在一起,代表了整個江東。

兩方意見相左,那就代表江東要出現分裂了。

因為這個局面,孫權沒有明確表態。

曹丕的使者走了已經有數日,那份旨意依舊在擱置一旁。

孫權最終還是決定要見一個人,讓這個人來幫他決斷一下。他到底該如何選擇?

“末將見過主公!”

陸遜奉命前來拜見孫權。

孫權聞聲,抬頭看向陸遜,臉上露出笑意。

“伯言,來,坐吧。”

孫權笑著抬手示意陸遜坐下。

當初周瑜魯肅尚在時,都曾向孫權提起和讚歎過陸遜的才能。

他當時也深表認同,所以才在隨後提拔陸遜做了水軍主將。

而在之前的合肥之戰中,陸遜運籌帷幄,率先察覺出曹軍陰謀,為他守住了後退的生路。讓孫權對陸遜更加倚重。

合肥之戰敗退回江東後,孫權便立即提拔陸遜做了副都督。

一是對陸遜才能的倚重,二是讓他制衡一下這個魯莽的呂蒙。

孫權的案上正擺著那一份曹丕的聖旨,陸遜進來的第一眼便看到了。

加上最近江東掀起的風言風雨,他已經猜到了孫權找他來的目的。

面對孫權的笑容滿面,陸遜小心翼翼的坐到了一旁的位置上。

孫權看著陸遜的神態,這麼明擺著的事情,他相信陸遜已經看出來了。

“伯言那,對於曹丕下旨讓孤進位吳王的事情,你是如何看的呢?”孫權直接直入主題。

陸遜頓了頓,才垂眉說道:“主公,這件事不論別人怎麼想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主公你如何想。”

陸遜兜兜轉轉也只收了這麼一句空話。

孫權能單刀直入的問他,但他可不能單刀直入的直接答呀。

在江東文武意見分歧的兩派之中,他就是其中的小部分保持中立的。

他不是猜不到孫權的心思,可是他也不能直接說出來吧。

孫權大約也知道陸遜心中的顧忌,既然他不直接說,那就由他來挑開話頭。

“對於曹丕的這份旨意,我江東文武已經分裂成了三派。”

“文臣之首張昭主張孤接下這份旨意,趁勢稱王。武將之首的呂蒙及一些將領則堅決主張反對孤接下旨意。”

“一來是因為接下這份旨意就表明要對曹魏稱臣,二來是怕這份旨意背後暗藏陰謀,更加令三軍將士心寒。”

孫權看向陸遜說道:“並沒有說是完全居高臨下的態度。只是說願意讓孤進位吳王,讓孤統轄揚州,荊州,交州三地一切軍政大事。”

“若孤接下旨意,呂蒙及那些武將必定不滿,進而導致軍心不穩。”

“而孤若不接旨意,張昭等一眾文臣又不甘願,如此下去,文武對立,離心離德。”

“我江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初唐之天崩開局

風乾犛牛

三國之雄漢重鑄

無塵瞭然

重生南宋,凡人稱帝傳

我愛左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