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塵瞭然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60章 大魏吳王!,三國之雄漢重鑄,無塵瞭然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曹丕聞言略微思索,馬上就想到了司馬懿所說的地方。
“你所說的是江東孫權?”曹丕道。
司馬懿拱手道:“陛下英明!”
“江東孫權在太祖皇帝之時便已經稱霸一方,但在隨後這些年中,屢圖荊州不得,北工攻合肥不利,屢屢受挫,劉備坐斷西南。”
“孫權最終被我大魏與劉備壓制在了東南一隅。”
“江東地域雖小,孫權實力雖弱,可仍有兵十萬,佔據天下一角。”
“如今魏漢鼎足而交,孫權實力雖弱,仍可算作天下第三方勢力。”
司馬懿認真的對曹丕說道:“且孫權其人一向野心不小,雖困守江東一地,仍時時窺望四周,如同餓狼撲食,不注意便要咬上一口。”
“如今大王與劉備稱帝,天下事也皆集中在了魏漢兩方身上。而且大大壓低了那江東孫權的存在感。”
“再者說,陛下與劉備已經稱帝,而那孫權到如今仍舊不過區區一個吳侯。”司馬懿道。
“以孫權的野心,眼見陛下與劉備稱帝,他心中自然按捺不住野望,不可能滿足於一個小小的吳侯。”
“而他不似陛下與劉備,一他沒有名分,二他沒有實力,他不敢自作主張的稱王稱霸。”
“孫權若敢自行稱帝稱王,先不說民心是否順從,也不說到時我大魏會如何對待江東。”
“但臣敢肯定,孫權會忌憚劉備一方,不敢妄自尊大。”
“因為劉備自詡漢室正統,孫權沒有如同我大魏一般的實力,也沒有名分,他依舊還擺在一個漢室臣子的位置。”
“他若敢自行稱王稱帝,便是公然反叛漢室,劉備必然以漢室正統名義出兵討伐孫權。”
司馬懿微微眯眼,“以劉備如今之實力,若全力進攻江東,孫權難以自保。”
“而如今魏漢爭雄不可能把孫權晾在一方,陛下應該把孫權主動拉進來,分擔劉備的注意。”
“那依仲達意,該如何拉孫權入局呢?”曹丕微微思索說道。
司馬懿看向曹丕,“陛下可以給孫權他最想要的東西,讓他名正言順的得到。”
在曹丕目光的注視下,司馬懿緩緩說出了兩個字。
“吳王!”
“吳王?”曹丕疑惑。
“準確的來說,應該是大魏吳王!”司馬懿道。
“陛下稱帝自然不能再讓孫權稱帝,不然豈能分出大小?”
司馬懿對曹丕道:“陛下可下旨冊封孫權為吳王,統帥揚州,交州,荊州三地。”
“孫權佔據揚州,可交州,荊州都在劉備的手裡。而孫權稱王也能有利於吸引劉備的注意,分散劉備的力量,加大魏漢爭雄,我大魏的優勢。”
“孫權兩次進攻我合肥,兩次大敗而歸,損兵折將。且孫權一向與劉備聯盟,此時兩方關係風平浪靜,他會接受我的冊封嗎?”
“為了一個吳王的頭銜而直接得罪劉備?”曹丕疑問道。
畢竟,合肥之敗還在眼前。孫權又在合肥丟下了數萬兵馬的性命,兩家敵對之局勢依舊緊繃,這個時候他會接受曹丕的冊封嗎?
司馬懿繼續冷靜的分析道:“陛下,臣說過,孫權的野心極大,他不可能只滿足於一個小小的吳侯。”
“他眼見陛下與劉備稱帝而巍然不動,也只不過是在壓制心中的貪念。礙於自己實力弱小和沒有名分罷了。”
“若陛下下旨冊封他為吳王,他便能夠名正言順的能夠在江東稱王。”
“一個王肯定不是孫權野心的極限,雖然不能稱帝,但稱王對於孫權來說,這是目前最適合他的。”司馬懿道。
“因為只是稱王,還不足以彰顯他公然想要反叛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