鵲喜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205章 政務學習班,明朝的現代化改造,鵲喜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第一次進來,非常新鮮的四處張望,方樾指著一塊牌子對李巖說:“石兄,那是藏書的指示牌,想看什麼型別的書你可以在那上邊找。”
李巖謝過方樾,來到指示牌前,看到牌子上方是圖書館各藏書室的佈局圖,每個藏書室都有一個編號。在牌子下方,分有七個庫區,除常見的經、史、子、集四部外,還有物理化學、生物科學、工業技術三類。
經史子集四類李巖十分熟悉,但後邊三類書目單列出來,甚至與經史子集分庭抗禮,不知有何特別之處。
餘家軍釋出的政令就擺放在圖書館剛進門的桌子上,李巖拿起最上邊的《土地管理辦法》,坐在一旁的凳子上逐字逐句的看起來。
《土地管理辦法》全文不過千餘字,李巖卻看了有一個多小時,越看越是心驚。
他與牛金星、宋獻策,還有新加入闖王帳下的顧君恩、楊永裕,一同為闖王出謀劃策。為了能夠爭取民心,他們先後提出均田免賦、剿兵安民等口號,獲得很大的反響。
尤其李巖所做的歌謠,像“開了城門迎闖王,闖王來了不納糧”,傳唱極眾,此次襄陽百姓主動為闖軍帶路驅逐左良玉部,就有這首歌謠的功勞。
對於自己的獻言獻策,李巖平日裡頗為自傲,直到看了餘家軍的《土地管理辦法》,李巖恍惚中像看到一條治國的康莊大道,與之相比自己以往的建言就像荒野中的野道般可笑。
均田免賦聽著十分讓人心動,可是收不上賦稅,大軍如何供養?現在還可以掠奪那些王爺和富戶的家財支應,等以後奪得天下呢,難道還是要搶嗎?
事實上現在闖軍控制的一些縣城就已經開始默默收取賦稅了。
李巖很想將這篇《土地管理辦法》帶回去獻給闖王,以做施政參考。可是看到出圖書館的人都要檢查是否偷藏館內書籍,李巖打消了偷書的念頭,開始默默背誦準備出去以後默寫出來。
千餘字的背誦對李巖來說不過小菜一碟,他將《土地管理辦法》放在一旁,打算再研讀另一政令。這時他看到一個書生跑到前臺,花三分錢買了一支筆和一本空白冊子。
與李巖的眼光對上,那個書生友善的笑了笑,對李巖說:“這圖書館內的筆叫中性筆,別出心裁,外界可見不到,抄錄起書籍來十分方便,兄臺不妨一試。”
能直接抄錄?那自己辛苦背這些做甚?
既然可以抄錄,那便不急著看了。李巖決定先在圖書館內遊覽一番。
李巖家中藏書也有不少,可是與圖書館相比卻如九牛一毛,李巖圖書館內發現許多此前從未看到的書籍,他也是愛書之人,一時心癢難耐,就此一連五天,都只在圖書館內廢寢忘食的看書。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