鵲喜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17章 接著忽悠,明朝的現代化改造,鵲喜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。從這兒帶點瓷器回去,那不妥妥的是古董嗎,一定能賣得上大價錢!

走進店鋪,腳步聲驚醒了掌櫃,看到有人進來急忙起身上前招待:“客官想買什麼,小店各式的瓷器都有,全是從景德鎮一路運來的,保管是貨真價實。”

餘誠隨手拿起一個香爐翻來覆去的看,他對於瓷器一竅不通,不曉得這物件放現代能賣多少錢。不過有一點餘誠能看出來,這些瓷器都太新了,一點使用過的痕跡都沒有。把這些瓷器拿回去說這是明朝的,別人只會哈哈笑著說你仿的真好,至於說幾百年前,幾天前還差不多吧。

如果有辦法做舊就好了。別人做舊是想把假的當真的賣,餘誠卻要反其道而行,把真的做假的賣。

“老闆,你這兒有成化年間的鬥彩雞缸杯嗎?”問這個單純就只是因為餘誠只聽說過這麼一個瓷器,聽說當年拍賣了兩億多的天價,著實讓餘誠流了不少口水。

掌櫃看傻子一樣看著餘誠,道:“客官說笑了,那可是御用之物,小店哪裡會有。”

餘誠看掌櫃的表情就知道大抵自己是問了一句外行話。這也難怪,餘誠又不知道這成化鬥彩雞缸杯的來歷。

據說當年成化皇帝見到一幅母雞帶領小雞在外覓食的場景,不禁觸景生情,就想按此情景製作一套瓷器,正好成化當年就是雞年,在多種有著美好寓意的情況下,製作出了一批雞缸杯,成為了皇帝的御用酒杯。由於雞缸杯燒製極其困難,導致出品率很低,在微微夠滿足皇帝使用後就不再生產。即使後來的明清皇帝都曾下令仿製,卻因為技術失傳已經燒製不出那樣的效果了,可以說是真品僅此一批。就連後來的神宗皇帝手頭也只有一對,當時每隻就價值十萬貫。可以說即便這掌櫃手裡真有,餘誠也是絕對買不起。

給李河幾人發過工資後,餘誠身上還剩下不到二十兩銀子。這兩天又是置辦傢俱又是準備年貨,如今只剩五兩銀子。餘誠挑選一番,最後花一兩銀子買了一套白瓷茶具附帶一隻青花象耳瓶。

又在街上轉了一圈,一行人才回到家中,就看見李蘭芝倚在門口翹首相望。看到餘誠回來,李蘭芝忙迎上來說道:“東家,有位姓孫的掌櫃上門來訪,聽說東家不在也沒走,現在還在門房裡等呢。”

“孫掌櫃?”穿越過來認識的姓孫的掌櫃只有一人,就是六陳行那位。當時樊虎李蘭芝夫妻兩個還沒入夥,自然是不認識。

進了大門,果然見瘦巴巴的孫掌櫃在門房裡坐著。餘誠笑著拱手道:“孫掌櫃訊息當真好靈通。餘某搬進來沒兩天,自己都還記不清家門呢,孫掌櫃就能找過來。”

孫掌櫃笑道:“做生意嘛,耳朵不靈光銀子就從手邊溜走了。”

將孫掌櫃延請入堂屋坐下,問道:“孫掌櫃光臨寒舍不知有何貴幹啊?”

孫掌櫃道:“前番從餘老闆手中買的那批糧食,可是解了敝行的燃眉之急。原以為餘老闆生意做完是要回鄉,哪知道餘老闆是要在開封定居啊。”

餘誠答道:“如今年景不好,外頭實在太亂。餘某是不敢在外亂跑,只能先在城內熬個一兩年了。”

兩人隨口討論了兩句時事,孫掌櫃才問道:“餘老闆既然要定居開封,可想好了要做何營生?”

餘誠一聽就知道這孫掌櫃的來意和徐記米行的東主一樣,道:“實不相瞞,餘某打算在這開封城內開上一家商鋪,專門出售一些機巧之物。”

孫掌櫃錯愕道:“餘老闆不是做糧食生意的嗎,怎的又要開雜貨鋪了?”

餘誠不急著回答,說道:“孫掌櫃且看我屋裡這爐子如何?”

孫掌櫃道:“孫某也正想問,這火爐極盡巧思,頗為實用,不知是從何處買來?”

餘誠笑道:“不忙,再請孫掌櫃看一物。”說罷起身從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濟南府穿越實錄

醉可樂

大元權臣

可以摸的北冥胖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