鵲喜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5章 五大名瓷,明朝的現代化改造,鵲喜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“老爺行行好,給口吃的吧,我已經三天沒有吃飯了。”
餘誠並未理會跑到眼前乞討的老人。來到明朝這麼久,他已經見多了慘事,心腸也硬了許多。現在街道上多的是逃難的饑民,像他這種看上去就有錢的人,只要救濟了一個人,其他饑民就會一擁而上圍堵著乞討。
餘誠問同行的劉二牛道:“最近來開封的難民是不是又多了許多?”
劉二牛答道:“是呀,東家。這次圍城把城外的百姓禍害的厲害。賊人來之前官府就把外城的房子拆了大半,賊人來後又驅趕著外城的百姓掘城,又死了一批。賊人退走以後,外城的百姓衣食無著,就全湧進開封城來討生活了。”
“放粥的棚子還開著嗎?”
“開是開著,不過一碗粥裡見不到幾粒米,就那很多災民還搶不上。”
餘誠想了想,道:“把每天捐的糧食提到一百斤吧。”
劉二牛面有難色,道:“東家,現在城內糧價又漲了一截,城內的糧行都已經開始捂糧限售了。因著東家的關係,徐記米行的限售還沒限到咱們頭上,可上次見到張管事,他話裡話外也有勸東家不要砸災民這個無底洞的意思。”
糧商捂糧惜售,固然有手頭存糧不多的原因,但更多是趁著災年推高糧價攫取利益的常見手段。餘誠雖然厭惡,但也沒什麼好辦法。這種大形勢下,即使他親自下場當條過江的強龍,也是被地頭蛇群起圍攻咬死的下場。
想了想餘誠對劉二牛說:“你給徐記傳個訊息,就說咱們有一千石糧食將要運到,讓他們準備好接手。”
一千石糧食,即使是徐記這般大糧商也足夠支應好一段時間了,只希望他們對城內的百姓下刀不要太狠。
眼看拐個彎就要到許明遠約好的酒樓了,道路卻被一群看熱鬧的人堵住了。
人群中央一個賣藝的少年揮舞著齊眉棍虎虎生風。這少年郎十六七歲年紀,濃眉大眼看著憨厚無比。
這少年耍完一趟棍法,便端著銅鑼繞圈討要賞錢,只是應者寥寥,一圈下來盤中只不過多了十幾枚銅錢。
少年面色愁苦,正要將這點銅錢收起,斜刺裡一腳踢到少年腰上,將少年蹬了個趔趄,盤中銅錢頓時灑落在地。
少年大怒,正欲還手,卻發現動手的是幾個官府的差人,只能忿忿不平的收手。
那差人趾高氣昂對少年道:“誰允你當街賣藝的?交過例錢了嗎?”
少年忍氣吞聲道:“小子初來乍到,不知道貴寶地的規矩,官爺見諒。”
跟隨差人的閒漢將掉落地上的銅錢一一撿起,獻寶似的捧在差人面前。差人嫌棄的瞥了一眼,揮揮手道:“就這麼幾枚賞錢,看你也是個學藝不精的。”
少年乞求道:“官爺開恩,那錢是要給俺娘瞧病的。”
差人絲毫不理會轉身就走,少年正要追上去,在他身後不遠處的牆角下,躺著的一個頭發花白的婦人忽然呻吟了幾聲,少年連忙回身去看。
餘誠看著這一幕倒是想起了《太極張三丰》裡天寶君寶街頭賣藝的場景,便自懷中掏出五兩銀子過去遞給少年。
少年看見,連忙下跪謝道:“多謝恩公,多謝恩公。”
餘誠記掛著許明遠那邊聯絡到的字畫,無心逗留,帶著劉二牛繼續前往。
到了約好的酒樓外,許明遠已經等在了門口。許明遠一邊引著餘誠上樓,一邊向餘誠介紹道:“此人姓陳,名叫陳文禮。他此番帶的字畫小人已經看過了,計有畫卷十二,字帖二十有六,還有扇面等,其中不乏精品。”
“這麼多?”餘誠有些驚訝,他還以為能有個四五幅畫,沒想到會有這麼多。江南四大才子的書畫已經爛大街了不成?
許明遠解釋道:“吳中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