鵲喜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第35章 五大名瓷,明朝的現代化改造,鵲喜,藏書網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
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/暢讀/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,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。

四子聲名遠傳,江南富商巨賈求畫者不知凡幾。而今幾人皆已亡故,所傳作品都已成為絕響。”

餘誠明白了,像唐伯虎之流在當時可以說是專業畫師,所以流傳的作品有許多。不過經歷數百年天災人禍,能流傳到現代的作品才會那麼少。

來到樓上雅間,只見一名年約四旬的文士正倚窗遠眺。

許明遠介紹道:“這位是我們東家。”

陳文禮拱手道:“無雙閣的餘老闆嘛,陳某早有耳聞。”

雙方寒暄幾句,陳文禮便開啟一個木箱,將其中的畫作書帖一一展示。

餘誠對於書畫鑑賞一竅不通,但還是裝模作樣的一一看過,心裡邊猶在嘆息:可惜了。

能看出這些書畫主人儲存得很好,顯然也是主人心愛之物。但也就是因為儲存完好,所以一點也不像是古物。

畢竟吳中四子距此時不過百年,精心儲存之下很難看出歲月的痕跡。這也意味著餘誠將之拿到現代當古董賣錢的想法是實現不了了。

這個結果餘誠也在餘誠預期內,他之所以來是因為這些作品即使不往出賣,留在自己家裡當傳家寶一直收藏也是很好的。

即將大賺一筆的餘老闆已經開始考慮淡化自己的暴發戶氣質了。

“這卷《江南農事圖》是所有畫作中最為精美的一幅……”

“《江南農事圖》?”餘誠聽聞後瞬間一愣,來之前他在網上查詢過唐伯虎的作品,其中就有這幅畫卷,依稀記得是在哪個博物館中收藏。

餘誠打起精神細細看去,只見卷首是一首詩,上書“四月江南農事興,漚麻浸谷有常程。莫言嬌細全無事,一夜嬠車響到明。”後邊落款正是唐寅。

餘誠強忍住拿手機拍照的衝動,將畫作細節記下幾點,然後藉口方便來到茅房。

茅房之中餘誠拿出手機,將來前儲存好的唐寅畫作高畫質圖開啟,在其中找出《江南農事圖》細細對比,除了少了幾枚鈐印外全無二致。

少掉的幾枚鈐印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蓋章狂人、牛皮蘚·乾隆的“三希堂精鑑璽”。餘誠眼前似乎看到這幅畫卷在一個又一個收藏家的手中流轉,一路輾轉流傳到清朝皇室,從最後靜靜地躺在博物館裡任後人觀賞。

文物的魅力就在此處,它不僅僅是出眾的藝術品,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。

想到這裡,餘誠不由心動。如果他在這卷《江南農事圖》上留下印記,那麼現代博物館裡的那捲珍藏會不會出現同樣的記號?

重新回到雅間,餘誠開門見山道:“這些書畫,餘某確實很喜歡。陳兄既然願意割愛,不妨出個價格。”

陳文禮開口道:“八百兩。”

“八百兩……”餘誠撫摸著卷軸,陳文禮說的這個價格並不高,甚至可以說是厚道了。可惜這些畫作不能拿到現代當古董賣,否則這麼多書帖畫作,拍賣行開一個專場都足夠了。

餘誠沒有討價還價,點頭應允。八百兩銀子聽著不少,拿到現代也不過是十六萬而已,而箱子裡最不起眼的一幅唐伯虎的扇面就值幾十萬。

餘誠暗自得意,等玻璃鏡的生意做完,自己就在現代買個別墅。到時這十六萬連裝修的零頭都不夠,可換成這些書畫擺在書房裡,那逼格不就一下高上去了。

八百兩的銀子餘誠自然不會帶在身上,此處酒樓與無雙閣都在同一條街上,只要交易完成,便可傳信讓店內將現銀送來。

聽到餘誠安排劉二牛去調集銀兩,陳文禮阻攔道:“餘老闆且慢,在下這裡還有兩件寶貝想請餘老闆鑑賞。”

餘誠聞言笑道:“不知是何寶貝?”

陳文禮拍拍手,從門外走進幾個僕人,將手中捧著的錦盒放在桌上。一共五隻錦盒,大小各異,不知裡邊裝

本章未完,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。

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+

濟南府穿越實錄

醉可樂

大元權臣

可以摸的北冥胖魚